禁漫天堂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禁漫天堂小说 > 掌中看 > 第39章 第三十八章

第39章 第三十八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还有不到一个时辰就是宵禁,孙茂怕迟则生变,急着将宁五娘带走,又担心让侍从押解着姜见黎招摇过市会惹来不必要的麻烦,便没有打算回城。

孙家在城外有庄子,他自己名下也有庄子,就算不回城里头,也不用担心没地方住。

姜见黎被反捆了手脚,由两名侍从严加看管,就是插翅也难飞,而她自己也没想逃走。一路跟在孙茂的马车后头,走了差不多一个时辰才停下。

虽是夜里,但姜见黎认得此处,是天南山的另一侧,据闻孙家的家观就在这里。

“看什么看!”押解她的侍从大喝一声,姜见黎翻了个白眼,将头撇向一边,跟着继续往观里走。

又走了大约一炷香的时间,他们到了一方院子,院子外早有人恭候,恭候的人看见了孙茂,急忙堆着笑脸迎上来,“四郎君,您总算到了。”

到了自己的地盘,孙茂再无所顾忌,斜睨姜见黎一眼,吩咐道,“将她带进来。”

“你想干什么?”姜见黎目露警惕。

孙茂不语,宁五娘担忧不已,“孙郎君,此人不过是个蠢货……”

“五娘,”孙茂执起宁五娘的手捏了捏,“你为她求情,难道认得她?”

宁五娘在孙茂似笑非笑的打量下,强稳心神道,“算不得认得,只是她常来观中送菜,因而脸熟罢了。”

听了宁五娘的话,孙茂笑道,“看来果真是个种地的贱民,你打了我,我自然是要好好教训你一番,好让你知道,这世上什么人能得罪,什么人不能得罪。”

去而复返的侍从手中提了一条长鞭,宁五娘的心跟着提到了嗓子眼儿。

“郎,郎君,您这是要做什么?”

孙茂接过长鞭,往空中一甩,长鞭划过夜色狠狠抽在地上,清脆狠辣的声响重重敲击着姜见黎双耳。

“你抽了本郎君几十下,本郎君也不多讨,你挨过三十下就可以离开,如何?”孙茂一手执鞭子,一手负在身后,檐下的风灯落在他身上,照得腰间的缂丝系异常华美。

姜见黎知道自己该露出畏惧的神色,但是她不知怎么的,盯着孙茂的缂丝腰带入了神。

缂丝品华美,但它的工艺极其繁复,素有软金之称,从前延和帝还在位时,曾下令不许官员贵族使用缂丝之物,并且严格规定所有缂丝品都要在官府登记造册,每一年缂丝品产出的数量都有严格的限制,后来大晋南北一统,历经凤临、承临、熹和三帝的治理,国富民安,官府对缂丝工艺的限制不如从前那般严苛,但是缂丝品仍旧一价难求,孙茂腰上这细细的一条至少值千两。

她之所以会对缂丝的价格这般敏感,还是因为萧贞观为了一条缂丝扇哭闹过。

官府虽放开了民间对缂丝品的限制,但是凤临帝嫌缂丝品奢华,不许达官贵族使用,皇室日常用物之中更是不可出现缂丝工艺,承临帝不敢破这个惯例,熹和帝也不敢,这就致使萧贞观没见过缂丝,直到有一年岁末,地方上的官员给当时还是皇后苏锦蘅进献了一把缂丝扇。

苏后见了缂丝扇后,立刻派人送到承临帝跟前,承临帝大怒,偏巧这时萧贞观在勤政殿玩耍,从没见过缂丝的她对这把扇子爱不释手,于是向承临帝讨要,第一次讨要时,承临帝并未责怪这个小女儿,耐心地解释了宫中不许使用缂丝的缘由,可萧贞观想要的东西何时没有得到过,她便是听了缘由,也执意缠着承临帝讨要,结果自然是被再度拒绝。

萧贞观不依不饶,承临帝本就在气头上,被萧贞观这般不知天高地厚的摸样惹得大怒,头一回将她发配到太庙,让她面对大晋列祖列宗的牌位思过。

她与萧九瑜从江南赶回来过正旦时,恰好撞上了萧贞观受罚,彼时萧贞观已经在太庙跪了两天两夜,上至苏后,下至太子、舒王、宥王,无一人敢为萧贞观求情,最后还是萧九瑜从中调和,萧贞观才勉强认了错,此后再也没碰过缂丝。

萧贞观天潢贵胄,曾因着心爱一把缂丝扇被太上皇重罚,而今孙茂竟堂而皇之地使用缂丝腰带,不知萧贞观知道了,会是个什么感受?

姜见黎想得出神,任凭孙茂怎么威胁她都不为所动,孙茂气急,倍觉姜见黎根本不将他放在眼中,于是抬起手狠狠落下一鞭,姜见黎被抽得踉跄两步,才看看醒过神来。

捂着肩部,姜见黎冷声提醒,“孙郎君,你若将我打死了,我阿姐她们绝不会善罢甘休!”

孙茂做出一副害怕不已的摸样,“你阿姐她们要找本郎君的麻烦吗?说得本郎君都怕了!”

紧接着又是一鞭子落下,姜见黎咬着牙没吭声,宁五娘心急如焚,她根本不知道姜见黎改了计划,也不知道自己该不该继续求情。

“呦,还是个硬骨头,看来是本郎君下手还不够啊,”孙茂发了狠,第三鞭落下,姜见黎直接被抽到在地,她梗着脖子怒目而视,余光中瞥见了屋顶上欲言又止的两个人。

回来了?

那想必萧贞观已经知道孙茂夜闹承露观的事儿了,也知道她抽了孙茂的事儿了。

屋檐上猫着的两名暗卫,十三和十一,听见鞭声下意识就要出手,毕竟陛下吩咐了,万不可让姜娘子出现在意外,可她们正欲出手,却分明瞧见姜娘子朝她们轻轻摇头。

姜娘子这是发现她们了?

姜娘子什么时候发现她们的?

姜娘子的眼神这么好?

姜娘子为何不要她们相救?

十三与十一面面相觑,十一低声问,“救不救?”

十三咬牙,“姜娘子不让我们救。”

“可是陛下说了,不能让娘子死了。”十一犹豫。

十三想了想,“我们等一等,先瞧瞧情况,那孙茂不行,他抽不了几鞭的。”

果不其然,孙茂抽了姜见黎九鞭后,气喘吁吁地将鞭子扔给侍从,“她要是不求饶,就继续抽!抽完三十鞭扔柴房去!五娘,我们走!”

宁五娘不想走,姜见黎眨了眨眼睛,她才跟孙茂走了。

三十鞭,很疼,但是对姜见黎而言并不算什么,她从小就挨打,在遇见萧九瑜之前,一直在挨打,她不怕疼,她能忍。

三十鞭过后,连侍从也暗暗纳罕,惊讶于姜见黎的骨头竟然这般硬,疼得快死过去也绝不求饶。

“将她扔进柴房吧,”侍从收了鞭子,“明儿她不死的话,就放了她。”

姜见黎可不想被放走。

进了柴房后,她动了动手指,敲出一段极有规律的拍子,屋顶上的十一和十三一愣,“她怎么会暗语?”

“或许,是摄政王殿下教的?”

萧九瑜常年在外游历,除了明面上的侍卫宋渭和武婢林檎,承临帝还给了她十名暗卫,姜见黎跟着萧九瑜在外多年,无数次瞧见她用暗语联络暗卫,萧九瑜使用暗语时也没刻意避着她,所以自然而然的,她就会了一些。

屋顶上的两人像是在犹豫,姜见黎敲完一段后,又敲了另外一段。

十一听完道,“是殿下教的。”

于是二人轻飘飘地从屋顶上下来,飘到了姜见黎面前。

姜见黎这才看到跟了她好几天的暗卫长什么摸样,嗯,同萧九瑜身边的暗卫一样,是看了一眼转头就忘的模样。

“有事托你们做。”姜见黎气若游丝地开口。

十一顿了顿,从怀中掏出一次瓷瓶倒出一枚药丸塞给姜见黎,“陛下说娘子不能死了。”

“哦,”姜见黎乖乖吞了药丸,“我吃了,你们能帮陛下做件事吗?”

帮陛下做件事?

十三面无表情地说,“娘子,您这是假传圣喻。”

“哦,那你们能帮我做件事吗?”

十一道,“娘子,陛下的御令是,不能让您死了。”

言下之意,她们只负责姜见黎的安危。

“既然你们不帮,”姜见黎强撑着便要起身,“那我自己去救。”

十三同十一对望一眼。

“娘子想救谁?”十一问。

“两个人,一个是你方才见过的,宁五娘,别让姓孙的欺负了她,二是她妹妹,我猜得不错的话,她应该被孙茂藏在这道观里头,你们将人救走。”姜见黎想了想,又道,“若是途中遇上县主的人,让他回去告诉县主,明日去报官,就说我失踪,还有,让县主的人去盯着宁杞郎那个外室。”

既然决定救,十一与十三便没有任何犹豫,听完姜见黎的话立刻动手。

姜见黎仰躺在干枯的稻草上,忍过一阵一阵的疼痛,不多时便晕了过去。

萧贞观下了朝回来,刚换了衣裳,礼部的孙侍郎就请求觐见。

“来的正好,也省得朕召见他,让他进来吧。”

孙侍郎年过六旬,精气神倒是不错,萧贞观坐在御案后看了他一眼。

挺和善的一老头,平素话不多,也不会同其他朝臣一般看管她看管得严厉,怎么会做科举舞弊这种事儿呢?

“孙侍郎,坐吧。”萧贞观吩咐青菡给孙侍郎赐座,孙侍郎谢了恩才敢落座。

“侍郎一下朝就过来,所为何事啊?”萧贞观问。

“回陛下,”孙侍郎双上呈上一封奏疏,“臣与几位考官探讨了一番,拟了几个题目,请陛下定夺。”

吴大监将奏疏呈给萧贞观,萧贞观打开粗略看了看,皆是从五经中摘出的话。

合上奏疏,她问孙侍郎,“只有这些?”

孙侍郎的额上顿时起了薄汗,“暂时只有这些,臣再回去与几位考官仔细斟酌斟酌。”

“那倒也不必,”萧贞观从折子下头抽出一张白宣,孙侍郎起身上前接过,只见偌大的白宣上就写了两个字,“赈灾”。

“既是朕登基元年加试的恩科,也无需循着惯例,从五经中找题目了,就这个吧。”萧贞观捧着脑袋叹了口气,“西北与江南的雪灾至今未结束,朕忧心啊!”

孙侍郎急忙叩首,“陛下深谋远虑,臣这就回去备题。”

“去吧。”萧贞观挥了挥手,待孙侍郎退下后,她叮嘱青菡,“让暗卫转告姜见黎,朕给孙侍郎的试题是,赈灾。”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