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漫天堂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禁漫天堂小说 > 哑幕十四行 > 第2章 第 2 章

第2章 第 2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就这样,江奕被套进一个配备氧气罐的塑封袋里,卧在陌生女人肩头,堂而皇之地出了伊甸园。

他全程双眼紧闭,心怦怦直跳。那些蠕动的活物在他后背探索、爬行,其中一条蔓延到耳边,他纹丝不动。比起害怕,这种感觉更像是惊喜,第一次有生命愿意主动靠近他。

这时候,他期盼脑电波能出来和他说说话——夸奖、怒斥,或简单地表个态,随便说点什么都行。当声带无法被用来分享喜悦,心声也变得弥足珍贵起来。

长期以来,没人陪伴他、听他的心声。诚然,他的灵魂和肉i体都无法和同类进行深层次的交流,因为它们不具备任何交流功能。

首先,他没有文化,就连最基本的生活常识都少得可怜;其次,他的外表过于柔美,缺乏征服力,他头发的颜色让他看上去营养不良,他的眼睛非常漂亮,但始终不及蓝、绿、灰这三种眼睛受欢迎。

他就像一只被赋予心脏的人偶,或毫无攻击性的野兽。是神血让他度过了有如伊凡六世·安东诺维奇的童年,也是神血让他有幸没能成为第二个伊凡六世·安东诺维奇。

因此这个集幸运与不幸于一体的男孩儿心存感激,露出发自内心的微笑,并流下两滴眼泪。

终于,他睁开眼睛,在一个老旧但还算干净的小房间里。他抱膝坐在单人床中间,床边有张白橡木圆桌,掉皮的墙面贴着上世纪初的年历,还有一排排电影海报。

附近有奇怪的东西。

他看到拥裹空气的衣服,还有腾空而起的毛巾和水盆。他看着它们,脸上既没有恐惧也没有好奇,随即他被两根无形细线操纵着,在百合水里洗了手,他的枕头被撒上纯白花瓣,他的衣裳也从破洞大罩衫转变成卡其米衬衫和深灰牛仔短裤,另外还附加了一顶豆绿色报童小帽。

渐渐,周围变得拥挤起来:书本、沙盘、纽扣、拼图,还有磁贴字卡。那团晨礼服空气总是伴他左右,试图让他学会点什么。

在它不懈地努力下,江奕习得了离开伊甸园后的第一个单词——美杜莎,那位带他出来的女人。而她的富有生机的头发,名字叫蛇。

过段时间后,他能在接触到苹果或钥匙后,将它们与对应的文字卡片配对,有汉语、英语,以及他额外为自己选的拉丁语。

他用中文磁贴拼出“陶罐装水”,又用字母磁铁拼出“Pot holds water”和“Urna aquam continet”。他将“holds”替换成“is holding”,观察时态变化对词序的影响;他对着古罗马骨灰瓮,画出火焰符号来标注生死隐喻。

他一度混淆英语半倒装和全倒装的标志词。

这时候,卢卡斯(晨礼服空气的昵称)会将他的错误部分用红笔划出来,并予以批注。

“半倒装需助动词提前!”

“Only+状语前置,半倒装伺候着!”

“全倒装场景中,并列应保持主谓一致!”

“虚拟条件句倒装后,主句谓语时态要倒退!”

…………

以上是江奕作业本里最常出现的批语。

此外,透明老师穿着燕尾服的时候会和他玩角色扮演。江奕演顾客,卢卡斯是菜贩;江奕演病人,卢卡斯是医生。

作业是让学生用黏土捏出对话中“白菜”、“香菇”、“西红柿”,“头孢”、“吊瓶”、“创口贴”。

晚饭后,江奕用穿绳纽扣和小石子制作“算珠链”,触摸点数学习加减法,譬如3颗石子+2颗石子=他用手比出“5”,写下数字“5”。

卢卡斯每周都会给他一袋豆子,让他学习如何进行简单的统计,工具如下:

混合豆子约200颗

红、绿、黑三个小碗

一份记录表格

他要用手指逐颗分拣豆子,按颜色放入对应的碗里,每10颗就要在统计表上画一条竖线。

要是他不小心把深红豆误判成黑豆,卢卡斯会用放大镜向他演示,对比两者表皮纹路的差异。倘若统计后豆子总数量缺失,老师会要求他的学生检查桌缝和口袋,过程中出了差错就得从头再来。

这让江奕学会了十进制,更好地辨别颜色、捕捉细节,并深刻认识到误差的重要性。

而当混合豆变成纯黄豆。

他要做的就是将它们按大、中、小分级,计算各级占比。他用自制的钻孔铁罐(大孔直径8mm,中孔和小孔分别是5mm和3mm)作为筛网,摇动观察豆子逐层掉落。显然,这个方法不是很管用。

分好后,他借天平和砝码称量每级黄豆的重量,用绳结记录比例。有一次,他误将“中豆”计入“大豆”,卢卡斯不得不用卡尺测量典型豆子直径,为他标注临界值:7mm以上为大。

这让江奕直观理解了比例和分数,建立尺寸量化标准,并在工具使用方面得到初步的训练。

某个阴沉沉的周六,卢卡斯让他用刻度杯量取不同体积糙米(50ml/100ml/150ml),比较它们的实际重量差异。这次他依旧用到天平,但是把砝码替换成了石子。测量期间,他发现糙米的重量和体积在非等比增长!他立刻用粉笔在地上画出重量增长曲线,叫他的老师过来看。他认为150ml糙米应该是50ml的3倍重,但他测出来的结果却只有2.7倍。

卢卡斯指出米粒的间隙变化,引导他将米压紧后重新测量,继而得出结论:密度变化影响重量。

这让江奕了解了体积与重量的非线性关系,懂得控制变量,并增强数据图表化能力。

月末,豆子分类游戏加大难度——同时按颜色和大小对红白斑纹的花豆进行分类:

红斑面积>50%为“红”,反之为“白”;

直径>6mm为“大”,反之为“小”。

江奕要用透明网格纸覆盖豆子,以估算红斑占比。分成“红”、“白”两堆后,他再用筛子进行大小分类。

一次,他将一颗红斑49.9%的豆子归为“红豆”,他觉得它已经很接近50%了。接着他就受到老师严厉地批评:“分类标准必须绝对明确,严禁‘差不多’思维。药物剂量方面,再小的误差也足以致命。”

后续卢卡斯又故意混合48%、49%、50%、51%红斑的花豆,训练他严格按照规则分类。

这让江奕掌握了多属性复合分类、量化估算技巧,养成精确的条件判断力。

他用藤蔓绑住树枝两端,拼成三角形,按压各角,感受结构稳定性。之后他将四根树枝绑成矩形,轻拉即垮。“多一边反而更弱。”这是他的想法。

他在湿润的沙盘上作画,用直木条画直线、弧形贝壳画曲线,手指沿凹槽轻轻滑动:他摸直线像伊甸园的滑梯,波浪线像美杜莎的蛇背。随后他被一双白手套蒙住眼睛,通过触觉来判断线条的曲直。

奖励是不同长度的树枝。

江奕尝试用两根10cm和一根25cm的树枝拼三角形,但是无法闭合,两条短边加起来够不到长边末端,得出“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结论。拼出五边形后,他按压各角时发现:边越多越接近圆。

他用吸管在干燥沙盘上吹出弯曲线路,沿曲线槽推动木球,以此感受阻力的变化,又在急弯处拓宽槽道。他观察到木球容易在拐弯处卡顿,在平缓曲线很顺畅。

“正如交通工具在急弯处易单车,”老师写拉丁文告诉他,“而在环岛弯道更安全。”

他醒来将备好的冰块放在瓷盘里,记录融化过程。临睡前,他握住冰块,切身感受冷量转移,写下掌心温度变化。中午,他耐心等候人工合成水沸腾,蒸气顶开壶盖,再冷凝成水滴。

他试图并成功制作出一份三语对照表,认真介绍了固体、液体、气体,及相互转换的过程。

冬日清晨,他在作业本的背面临摹冰晶花纹。因为用心,所以他画得很精致,而他的字比画更多了几分纤秀。他用汉语书写因果链,用英语推导化学公式,最后用拉丁语作了首结构松散、文笔青涩的十四行诗。

继上一份三语表后,他又做了一份石蜡从加热到冷却各阶段数据记录表。他知道如何用英语强调相变温度,同时追溯拉丁语词根。

卢卡斯带领他探索不同的领域和职业。

他们在康复教室进行医疗主题认知训练。很简单,就是拿着玩具针筒,拔活塞抽废水,给新鲜的尸体消毒、扎针、推药、拔针。江奕跟着老师参观诊所标本间,用玩具听诊器听密封在罐子里的婴儿心跳,对其咨询、诊断、发药。

当晚他参与菜园实地教学,跟随老师用迷你塑料锄头同步练习举锄、下挖、翻土。他认识到钉耙的尖齿用来松土、铲子的平刃用来移苗、喷壶的孔洞用来浇水。

他亲手将变异死胎和野蔷薇种子埋入小坑,覆盖重金属土壤后在旁边插上可爱的卡通太阳标牌,每周用相机拍摄记录。

他在生活技能训练室里学会切菜与烹饪流程,在集体生活区学会扫地并理解环境卫生。

现在是2124年,卢卡斯来自无形部落。无形部落源于上世纪中,是一群为躲避公允会肃清而将自己身体透明化的异种。带他走出伊甸园的美杜莎,早在19世纪下半叶便已成形。

“您知道能发送脑电波的人是谁吗?”江奕写道。

卢卡斯许久未动。

终于,笔尖立起:

真神波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