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虚峰的守山人,一年可以下四次山,主要是回去补寄物资,以及日常述职。
此次,李良玉到二师兄田角面前述职,只说一切如旧,别无新事。
田角师兄不知为何面色不悦,又莫名地被李良玉的话触中逆鳞,遂勃然大怒道:
“怎么会没有新事呢,一定是你观察的不够仔细,普天之下都是新事,只要过往,皆为陈旧,皆为腐败……”
李良玉听不懂他的话,一时又不知道如何解释,愣在原地,只是低头盯着自己的脚趾尖。
田角二师兄看她愈发来气,便挥手让她下去了。
外面的人看到李良玉挨了骂出来,都对她报以同情的眼神。
巴筱便颤颤巍巍地迎上来,把她拉到一旁去说话。
“其实不关你的事,是二师兄他心情不好。”
李良玉点点头,“他心情一直都不好。”
两个人一同回房去。
先前李良玉是和厨娘奉大娘一间房,巴筱是个展兰茹一间房,但展兰茹东西一多,也不乐意跟别人共睡一间房,被向二师兄又求了一间房。
而李良玉长期不在山下,奉大娘又生养了小孩要带,后面李良玉回来也就和巴筱一起睡了。
“二师兄心情不好也是有原因的。”
李良玉其实并没有那么好奇,但看巴筱眼神殷切,还是下意识地问了一句:“什么原因。”
生性胆小的巴筱,关上门才敢跟她细说。
原来这几年,展兰茹出落得越发美丽了,在其他几峰中也享有声名,逐渐被誉为“小虚峰之花”,这个名头传出去后,大家都知道了小虚峰有了一个容颜倾城的漂亮女弟子。
面对来势汹汹的追求者,展兰茹倒是乐在其中,收礼物收得不亦乐乎,也不吝啬对那些慕名而来探访者一展笑靥。
二师兄田角起初闷闷不乐,后面也就意兴阑珊,动了要放弃的念头。
李良玉便问:“就因为这样?”
巴筱摇头叹气,“要是这样也好……但展师妹一感觉到田角师兄的冷落,便又觉得委屈,田角师兄就过来安慰,如此反复,两个人倒也约过几次会……”
“约会?”
“也就是白日里一起去赏过花,在月下散过几次步……”
巴筱给她倒了茶,又转身去桌子上拿针线,一边说,一边绣荷包。
饶是对男女情事一窍不通的李良玉,也大为咋舌,“还可以这样吗?那他们两个算在一起了吗?”
巴筱也露出有些苦恼的神情,“当时我们也以为他们两个算是在一起了,可听展师妹偶尔还是会提起其他男子,似乎对田角师兄并不满意。”
李良玉认真地想了想,觉得展兰茹应该还是不喜欢田师兄,“所以二师兄是知道了这件事而心存芥蒂吗?”
“我也不知道,但直接原因应该是前段时间花朝节……”
田角二师兄为了讨展兰茹师妹欢心,采集众花以及新鲜晨露,精心炼制了只要佩戴在身上,便能发出沁人香气的“五转冷香丸”,送给展兰茹。
“她不喜欢?”李良玉试探着问。杨辛夷也曾经说过,他送了他师妹所不喜欢的礼物,结果把将事情搞砸了。
巴筱叹息着说:“她很喜欢,但是因为两个人一同出门的时候,二师兄多看了经过的时青颖师姐一眼,展师妹她便大发雷霆,还将冷香丸扯下来,扔在地上踩了几脚,说了几句难听的话走了。”
“啊这……”李良玉听后先是一愣,好不容易才消化了里面的弯弯绕绕,男女感情竟然如此复杂,似是非似,似断非断,完全不知道应该如何评价。
巴筱停了手上的活,抬头问:“良玉,你觉得二师兄是喜欢五师姐呢,还是喜欢小师妹呢?”
“我不知道……”李良玉诚实地说:“但现在二师兄不是在追小师妹吗?那应该是喜欢小师妹的。”
“我也觉得是这样,那你觉得小师妹喜欢二师兄吗?”
这是一个更难以回答的问题,“这我也弄不清楚,说不喜欢吧,他们两个又关系密切,说喜欢吧,好像又差点意思。”
巴筱道:“我觉得展师妹应该是喜欢的,要不然怎么会因为二师兄多看了五师姐一眼而生气呢,只有喜欢一个人才会盼望他只看到自己。”她说这话时,低眉秀荷包的神情十分温柔。
李良玉忽然觉得她有些陌生,觉得她懂得真多。看她手上的那个蓝色的荷包,上面绣的是一双蝴蝶,“你绣得真好看……”
巴筱腼腆一笑:“我修得算差的了,我家那边他们每个人都会绣。”
平日李良玉也就夸奖到这个程度,今日不知道为何敏感起来,心思一动便问道:
“你是绣给自己的还是绣给别人的?”
巴筱猛然抬起小鹿似的眼睛来,嗫嚅着没敢说话。
李良玉看到过这种神情,一时没忍住道:“我知道了,你也有喜欢的人了。”
“啊呀呀……”巴筱果然紧张起来,贴近着她,央求似的拉着她的袖子。
完全是小女儿的情态。
李良玉忽然在巴筱身上,想到自己早逝的好友,如果良玉现在还活着,也长到了亭亭玉立的年纪,是否也会爱上哪个隔壁村的文雅男孩呢?
少男少女到了指定年纪,似乎就难免对异性生出些许异样的感情。这种东西是好是坏说不清楚,但总归是一种体验。
便在心中轻轻叹息。
“我什么都不会说的。”
李良玉没有追问巴筱喜欢谁,但这个人选应该是不难猜的,小虚峰的人不太多,弟子和杂役之间又有明显的分界线。
数一数所有的男弟子,从二师兄田角开始算,三师兄何海道,四师兄郝来富,还有同期的石菊生……
巴筱生性腼腆,唯独面对三师兄何海道的时候,尤其害羞,她大概所钟情的便是何海道师兄吧。
要是给李良玉,她也会选三师兄的。不对,她为什么要选?
“良玉难道就没有喜欢过哪个男子吗?”巴筱试探着问。
“像你们这种愿意给他送礼物,小心翼翼的喜欢,没有。”
这个答案也并不出奇。李良玉身为守山人,长期待在山中,所见的最多的活物不过就是猿猴。
至于同龄男子,适龄男子,在她青春正好的时候,却完全错过了。
巴筱又问,“我听说你曾经在宋国的太微书院待过一段时间,难道就没有哪一个男同学让你印象深刻。”
李良玉忽然想起崔选来,这个初次见面就和他大打一架的家伙,分别的时候却也曾说过几句好听的话。
但还是摇摇头,说没有。
巴筱看她一副全然无所谓的样子,有一些羡慕,又有一些感伤:“以后,你总会遇上一个值得你喜欢的人。”
窗外明月正亮,山野中有淡淡的幽香。
花朝月夜动春心,谁忍相思不相见。
李良玉看着巴筱轻柔眨动的眼眸,那光洁的侧脸,不知道她是否在想着她的意中人。
次日,李良玉跟随同样休月假的杂役坐船下山,到仙缘镇去采购物资。
巴筱托她买东西,还写了一张采购清单,看上去似乎是想趁着春天新做一件衣服。临别前还犹豫不决,是该买嫩黄色还是买新绿色。李良玉便答应替她仔细看,仔细选颜色更好看的一款。
坐在船上,凝望着船下水。
大概是昨晚想起往事,今天看到此情此景,难免会一起六年前的仙缘大会。
那个时候他们坐在“望海潮”上,一群人热热闹闹地来,床上有可靠体贴的阿鲲大叔,有稳重冷静的吕思衍师兄,当年的崔选恣意洒脱,王弗骄傲明艳……
李良玉想起大前年的来信,是柳当歌师叔说,曾经和她有过不和的王弗,已经在家族的授意下嫁与他人为妻,并不继续沿着求仙问道,拜师太华这条路走下去。
她成婚的时候才十四岁呢。分别之时,同学们年纪都很小,都是一张张稚嫩的脸,不知道天高地厚为何物。
转眼就为人妻,甚至为人妇,也不知道她是否爱慕她的夫君。
船靠了岸,来到仙缘镇,街上熙熙攘攘,人满为患,依然是那副繁华而热闹的模样。
久在山林中李良玉,忽然贴近这活生生的热闹着的尘世,心情莫名地愉悦,便加入人流,一间商铺一间商铺地逛着。
采集了所有需要的物资,正值中午,还没有到开船的时间,她便有时间,在客栈吃一顿饭再走。
她点了一条糖醋鱼,慢条斯理地吃饭,边听说书先生讲故事,胃口很好。
台上的说书先生,讲了四洲之内的一些趣闻,比如太华剑仙在鬼国斩杀大妖的传奇事件,又比如西牛贺州境内新发现了一个残境,吸引各派弟子去探查,然后是大齐的昌平侯纳了第四十七个小妾这样的风流逸闻……
看客听客笑的时候,李良玉也跟着笑。听到紧张处的时候,她也抬起眼眸来。
忽然她听到有人说:
“怎么宋国那边一点消息都没有?”
听到别人谈及故国,李良玉便抬起头,循声看去。
“能有什么消息,宋国现在局势很紧张。”
“紧张吗?我看倒是已经安定下来了。旧帝废,新帝立,朝政大权全揽于丞相大人崔渊一人之手。”
崔渊,又是一个熟悉的名字。
崔选的哥哥。
曾经宋国太微书院的魁首,他果真一步一步走到权力的中心去了吗?
柳师叔的来信里,也没有说这些事。
李良玉便放下碗筷,往人堆里走,询问起这件事了。
客人看她的眼神便有几分吃惊,就好像她是从乡下来的,竟然完全不知道这世上已经日新月异。
“你说旧帝废,新帝立是什么意思?宋国现在不是宋端帝当政吗?”
“宋端帝?宋端帝早就被废,谢罪自缢于宫中。现在是由丞相崔渊扶持的宋景帝了。”
李良玉听得耳朵轰鸣,眼前也因为失神,突然闪过一片漆黑。
说不出是什么心情,她声音干涩地问:“宋端帝为什么会被废呢?”
便有看客振振有词地答道:“这还不是因为崔渊,他集民意,聚百官,列举了宋端帝十大罪状,贪图美色,沉迷享受,骄奢淫逸,不思社稷,残害忠良,荼毒百姓……”
大多帝王不都有这些毛病吗?可从来没有听说那个臣子,能够依据这些罪状把帝王给废了的。
在场人有同样的疑问。
“那还不是因为崔渊把握了实权,而宋端帝不过一具空壳,崔渊想废他另立新君,随手之事罢了。”
李良玉怎么听,还是觉得很遥远,也很玄幻。宋端帝吗?那个伸手摸过自己的头,又给自己赏赐过东西的外貌,寻常的男人。如今已经死了吗?
皇帝并非不可战胜的。
而那个深不可测,进退有度的男人,崔选的兄长崔渊,是他完成了这一切。
“宋国太微书院呢,他们对此没有表态吗?”李良玉问。
“崔渊就是宋国太微书院出来的,他们能表什么态?况且崔渊敢这么做,大概率是得到了大齐皇室的支持,哪还有人敢与大齐作对呢?至于宋端帝,他也不无辜,崔渊做事决绝冷酷,但列举的罪状也不是冤枉端帝的。”
他们还在接着谈论。
李良玉却开始神出天外,耳旁的语言也变得陌生。但她还是听进去了。
崔渊列举宋端帝罪状的讨伐表章上,也提到了海边渔村之事。
最初是端帝二年,刑部侍郎许拙翻查旧案,将贪污受贿案的矛头,直指太后最受宠的太监冯化,证据确凿。但皇帝将此事压下,并重罚许拙,许大人悲愤而死,其子怀清同年离开太微书院。进入太垣观。
四年后,皇帝得到一朱雀国的娈童,非常喜欢,将他养在宫中。而久于冷落的淑妃与钦天监的术士私通暧昧,被皇帝发现,杖毙。
镇国神铃由是被污,导致沿海结界崩溃,海民受难,太垣观弟子许怀清为维持结界而殒命。
后太华行走弟子为寻求事情真相,觐见端帝。端帝却为了隐瞒此事,发布罪诏令指责许怀清因其父被贬,怀恨在心,有意破坏结界,致使无辜百姓受难,将责任推了个一干二净。
另外,其他知情渔民,全部被端帝派出的鹰犬所杀,通共二百余人。
在众人热烈讨论之时,李良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