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梦醒惊变与温情守护
飞鸿悠悠转醒,只觉浑身乏力,胸口处一阵钻心的钝痛袭来,疼得她不禁倒吸一口凉气,眉头紧紧拧在一起。意识逐渐回笼,昏迷前那如噩梦般的场景猛地浮现,她心中“咯噔”一下,绝望瞬间将她淹没。她深知,女扮男装的秘密已然暴露,一切都无法挽回了。
她缓缓睁开双眼,营帐内熟悉的布置此刻却显得格外陌生。空气仿佛凝固了一般,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营帐中摇曳的烛火,将她和周瑜的影子在帐壁上拉得扭曲变形,仿佛预示着即将到来的复杂局面。她下意识地想要坐起,伤口却如撕裂般疼痛,忍不住闷哼出声。
守在一旁的周瑜听到动静,原本半梦半醒间瞬间警醒,如疾风般一个箭步冲到飞鸿榻前,眼神中满是关切与心疼,脱口而出:“飞鸿,你醒了?别动,伤口会裂开。”
飞鸿抬眼望向周瑜,目光中交织着绝望、无助、羞愧与惊惶。她嘴唇颤抖得厉害,嗫嚅着:“公瑾兄,我……”
周瑜心疼地轻轻将飞鸿搂入怀中,温柔地说道:“你什么都别说,先安心养伤。不管发生什么,我都会在你身边。”他的眼神坚定而温柔,宛如深邃夜空中永不熄灭的星辰,传递着一种让飞鸿安心的力量。此刻的她,内心充满了恐惧与无助,周瑜温暖而有力的怀抱,就像黑暗中的一座灯塔,给她带来了一丝慰藉。然而,心中的愧疚与担忧却如潮水般不断翻涌,她怎么也想不到,在所有人都可能因她的欺瞒而怒目相向时,周瑜竟如此坚定地守在身旁。
“公瑾兄,我女扮男装混入军中,犯下大错,你……为何还对我这般好?”飞鸿忍不住低声抽泣,话语中满是困惑与不安。
周瑜微微叹了口气,轻轻抚摸着飞鸿的头发,目光满是疼惜,缓缓说道:“飞鸿,自我们相识,我看重的就是你这个人,无关身份,无关过往。如今知晓你是女儿身,我心意从未改变。你当初因爷爷盗布防图,主公不得已才罚你入军三年赎罪,其中的无奈与艰辛,我都懂。爷爷对你的舐犊情深令人动容,可这布防图关乎东吴存亡,主公只能依法处置。这段时间,你在军中历经磨砺,变得愈发坚韧勇敢,也凭借智慧在军中站稳脚跟。”
飞鸿眼中泪光闪烁,声音带着一丝哽咽:“公瑾兄,爷爷为了我,犯下此等大错,我……我一直心怀愧疚。如今身份暴露,不知主公和东吴会如何处置我,我真的好害怕。”她痛苦地闭上双眼,泪水顺着脸颊滑落。
周瑜抱紧飞鸿,语气坚定且充满力量:“飞鸿,莫要害怕。有我在,我不会让你受到伤害。主公是明事理之人,他会权衡利弊。你为东吴立下的功劳,大家都看在眼里。而且从军事角度讲,你的智谋和经验对东吴也是宝贵财富,在应对曹操时,说不定能起到关键作用。”
就在此时,营帐外传来一阵脚步声,夹杂着士兵们隐隐约约的议论声,“听说她身份不简单,好像和曹操有关。”“这可怎么办,会不会给咱们东吴带来麻烦?”声音中满是担忧与不安。周瑜敏锐地听出是孙策的脚步声,他轻轻松开搂着飞鸿的手,改为握住她的手,给了她一个安慰的眼神。
孙策大步流星地走了进来,他的目光在飞鸿和周瑜身上扫过,神色凝重,眉头紧紧皱成一个“川”字,双手不自觉地握成拳头。
周瑜起身向孙策行礼,飞鸿则赶忙擦拭泪水,挣扎着想要起身,却因伤口疼痛而面露痛苦之色。
孙策摆了摆手,示意二人不必多礼,目光紧紧盯着飞鸿,沉声道:“飞鸿,我知你定有隐情,今日便将一切如实道来,莫要再隐瞒。之前我便有所怀疑,如今你女扮男装之事已暴露,你究竟是何人?”
飞鸿咬了咬嘴唇,泪水再次夺眶而出。她抬起头,直视着孙策的眼睛,哭着说道:“主公,我叫上官飞鸿。”
孙策听闻,脸色骤变,脑海中迅速闪过曹操所写的《念飞鸿》以及之前对飞鸿身份产生怀疑的种种细节。他来回踱步,靴子踏在地上发出沉重的声响,片刻后说道:“难道你就是曹操诗中所提及的女子?那《念飞鸿》流传至东吴,我一直好奇诗中佳人究竟是谁,如今看来竟与你有关。你与曹操到底有何渊源,如实说来。”
周瑜看向孙策,眼神中带着一丝恳求,微微皱眉,说道:“主公,飞鸿伤势未愈,能否容她稍后再言。况且,飞鸿在军中积累的经验和智谋,对我们应对曹操或许有极大帮助,还望主公三思。”
孙策却不为所动,继续盯着飞鸿,道:“此事关乎重大,不容拖延。曹操对东吴虎视眈眈,若你与他有牵扯,我必须尽快知晓。如今局势紧张,曹操随时可能有所行动,我们不能有丝毫懈怠。”
飞鸿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主公,之前在安陵城,我曾以红衣之姿退敌引起曹操注意,想必那便是曹操诗中所写。至于曹操,我并不清楚他为何对我如此执着,只知他曾派夏侯渊追捕我,我和爷爷才一路逃到江东。但我想,或许我能利用曹操对我的关注,为东吴谋划应对之策。比如,我们可以假意透露我的一些消息,引曹操做出错误判断,从而打乱他的部署。”
孙策听闻,神色愈发凝重,沉思片刻后说道:“曹操此人诡计多端,他既对你如此上心,恐怕日后会生出诸多事端。飞鸿,你且安心养伤,后续事宜我会细细思量。但你需将知晓的一切,毫无保留地告知于我。你提出的想法,我也会慎重考虑,若运用得当,或许能成为我们应对曹操的关键。”
营帐内的气氛瞬间变得紧张起来,周瑜紧紧握着飞鸿的手,目光在孙策和飞鸿之间游移,心中暗暗担忧接下来的发展。而飞鸿心中满是忐忑,不知未来等待自己的将会是什么……
营帐外,士兵们的议论声愈发嘈杂,甚至引发了一些小的混乱。部分激进的士兵叫嚷着要直接处置飞鸿,认为她是东吴的隐患,场面一度失控。“不能留着她,会给我们带来灾祸!”“对,把她交出去,换东吴太平!”这些声音传进营帐,让气氛愈发紧张。
飞鸿心中满是纠结,她深知自己的身份可能给周瑜和东吴带来巨大麻烦,一方面不舍周瑜和当前在东吴的生活,另一方面又觉得或许离开才是保全众人的办法,这种矛盾的情绪在心中不断拉扯。
孙策沉默片刻,脸上表情阴晴不定,让人猜不透他心中所想,可这沉默却仿佛在暗示着他心中正谋划着什么,为后续的故事发展悄然埋下了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