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漫天堂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禁漫天堂小说 > 三国乱世红颜劫 > 第9章 第九章-吴郡困境,于吉之威

第9章 第九章-吴郡困境,于吉之威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第九章:吴郡困境,于吉之威

上官飞鸿与爷爷历经九死一生,终于踏入吴郡这片东吴的土地,成功摆脱曹军的追捕。为求安稳度日,飞鸿女扮男装。她束起墨发,头戴黑色方巾,几缕碎发轻搭在雪白脸颊旁。眉如春日柳叶,透着温婉又藏着灵动;双眸澄澈明亮,流转间尽显聪慧狡黠;挺直的鼻梁增添立体感,淡粉嘴唇线条坚毅,笑时如春风拂面。

身着素色长袍,腰间束深蓝色腰带,身形纤细。走动时,长袍下摆随风轻摆,既有书生文雅,又带洒脱灵秀,不细瞧难辨女儿身。

与爷爷在城中寻得一处偏僻却宁静之地,开起医馆。馆内药柜摆满爷爷精心炮制的草药,墙上挂着飞鸿绘制的人体经络图。然而,日子渐过,医馆本该门庭若市,却冷冷清清。飞鸿满心疑惑,决定出门探寻究竟。

吴郡城内热闹非凡,行人熙攘,叫卖声、谈笑声交织。街边店铺林立,布庄老板热情展示新绸缎,面馆伙计端着热面穿梭于桌椅间。算卦术士摇着卦幡招揽顾客,吴郡百姓笃信神明,对神秘之事充满敬畏,道教文化在这里深入人心,渗透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每逢初一十五,道观庙宇香火鼎盛,人们深信通过虔诚祭拜和遵循道家仪轨,能获得神明庇佑,祛病消灾。这种浓厚的文化氛围,为于吉在此地以独特方式行医并获得极高威望奠定了基础。

飞鸿穿梭人群打听消息。在茶肆,她听到老者们谈论于吉。一位老者称于吉是活神仙,符水治病极为灵验;另一位老者却反驳,认为符水包治百病无稽之谈。飞鸿心中好奇,愈发觉得于吉之事大有蹊跷。

多方打听后,飞鸿得知吴郡百姓大多找于吉看病。于吉威望极高,追随者众多,治病分文不取,仅凭符水宣称能治愈百病。每日,于吉居住的道观前都排起长龙,百姓怀揣对健康的渴望,等待他赐予符水。

飞鸿回医馆告知爷爷此事。爷爷听闻后,眼中闪过思索之色,缓缓说道:“飞鸿,爷爷知晓你心中疑惑。其实,以符水治病虽看似有悖常理,但并非全然无稽之谈。爷爷年轻时结识东吴名医董奉,他便结合道教之法提升医术。董奉以道医之术治病救人,在民间传为佳话。或许这于吉,也有其独到之处。爷爷身为百草仙人,见识过世间诸多奇事,深知医术之道,广阔无边,不可局限于固有认知。你若有心,不妨去仔细观察于吉治病之法,说不定能有所收获。”

飞鸿听爷爷这么一说,心中的疑惑与纠结顿时减轻不少,眼神中燃起兴奋与期待的光芒,说道:“爷爷,如此说来,这于吉的医术或许真值得探究。我定要去瞧个明白,若能学到一二,与咱们的医术融合,说不定能更好地治病救人。”

次日清晨,飞鸿着粗布麻衣,混入于吉治病的人群。道观庄严古朴,大门两侧石狮子威严耸立,朱红大门上金色门钉闪烁微光。院内香烟袅袅,与松柏的斑驳树影交织。古老松柏遮天蔽日,松针沙沙作响。石桌石凳上残留香灰,见证每日的虔诚。求药百姓衣着各异,神情满是虔诚期待,有的紧握着碗,眼神渴望;有的衣着光鲜,低声祈祷。

于吉身着绣有云纹的道袍,头戴嵌玉道冠,手持纹理细腻的桃木剑,仙风道骨尽显。他在供桌点燃香烛,清幽香气弥漫道观。于吉对着三清像稽首,眼神虔诚,念念有词。随后,他拿起黄纸,这种黄纸乃是采用特殊工艺制作,以深山老林里的一种坚韧树皮为原料,经过多道工序晾晒、打磨而成,据说具有吸纳天地灵气之效。他修长手指握住朱砂笔,这朱砂也非寻常之物,是从特定矿脉中提炼而出,色泽鲜艳纯正。于吉用朱砂笔龙飞凤舞画出符文,符文线条流畅而富有韵律,每个笔画仿佛都蕴含着特殊意义。画毕,他将黄纸置于烛火之上,火焰瞬间舔舐符纸,符纸迅速燃烧,橘红色火焰跳跃,伴随着淡淡的青烟,散发出一股混合着草药与香料的独特气味。这气味并非随意产生,而是与符纸、朱砂以及于吉念诵的咒语相互呼应,旨在营造一种神圣、宁静的氛围,使病人在心理上更容易接受治疗。符纸燃尽,于吉将符灰倒入一碗清水中,这清水是取自道观后山的清泉,水质清冽甘甜。他用桃木剑轻轻搅拌,口中诵念神秘咒语,韵律似与天地呼应。这咒语并非简单的念念有词,而是蕴含着道家对天地、人体和自然的深刻理解,通过声音的振动和意念的传递,试图调节病人身体的气机。最后,他把这碗符水分给百姓,百姓虔诚接过,一饮而尽,连声道谢。

飞鸿紧盯着每个细节,心中满是疑惑、好奇、兴奋,同时又夹杂着对传统医术权威性的担忧以及对未知医术领域的恐惧。起初,她认为符水治病不靠谱,可随着观察深入,她发现一些病人喝下符水后,精神明显好转,长期受病痛折磨的人症状也有所减轻。这让飞鸿大为惊讶,开始怀疑自己对医术的认知是否局限,觉得于吉或许真有独到之处。

于吉治病分文不收,一心为百姓解除病痛,这份医者仁心触动飞鸿。她想,若能跟于吉学习,或许能开拓医术新视野,将两种医术结合,创造更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她也深知,这其中可能隐藏着诸多未知和困难,自己必须谨慎行事。

飞鸿的观察并不顺利。于吉的追随者警惕性极高,不时投来怀疑目光。飞鸿佯装普通百姓,小心翼翼观察。场地拥挤,汗味与香火味混杂。她努力踮脚,不错过于吉的任何举动。她注意到于吉把脉指法独特,对人体脉络似有深入了解,与百姓交谈时,不仅观察气色,还询问生活琐事,似在探寻病症根源。

观察第三天,人群突发骚乱。一后生质疑符水无用,称父亲喝了符水病情未好转。众人反应不一,狂热追随者指责后生对仙人不敬,情绪激动;部分人则面露犹豫,小声议论。

于吉不慌不忙走到后生面前,神色平静,眼神透着宽容自信。但在这平静之下,飞鸿敏锐地察觉到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与无奈。于吉为老者把脉,专注感受气血流动,随后从羊脂玉瓶中倒出一粒散发淡淡香气的黑色药丸,递给后生:“你父之病,乃是心疾难愈,并非符水无效。心若不诚,药石无灵。这粒药丸或许能缓解一二。”于吉声音沉稳温和,令人心生信任。后生犹豫后给父亲喂下药丸,不久,老者睁开眼睛,痛苦之色减轻。众人惊叹,原本犹豫的人也再次信服于吉医术。

飞鸿见状,对于吉医术更加钦佩,同时心中也生出疑惑:于吉看似无所不能,为何会有那一闪而过的疲惫与无奈?这背后是否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回到医馆,她迫不及待地将观察到的情况告知爷爷,言语中满是兴奋与困惑:“爷爷,这于吉的医术当真神奇,我从未见过如此治病之法。可这符水为何能有这般效果,我实在想不明白。而且我发现于吉在面对质疑时,似乎隐藏着一些不为人知的情绪。”

爷爷微笑着捋了捋胡须,说道:“飞鸿,世间医术千奇百怪,道医之法注重身心兼治,或许这符水之中,蕴含着对病人心理的安抚,再加上于吉对病症的准确判断,才会有如此效果。至于他的情绪,想必其中另有隐情。你继续观察,莫要放过任何细节。”

等待爷爷消息期间,飞鸿继续在城中打听。在铁匠铺前,她听到年轻人谈论江东局势。一人眉飞色舞道:“咱江东有‘小霸王’孙策和周公瑾,威震一方!孙策将军作战勇猛,攻打刘繇时,仅率几百骑兵就冲破敌军防线,夺得大旗,吓得敌军军心大乱。周公瑾足智多谋,与孙策将军配合默契,人称江东双璧。周公瑾精通音律,哪怕微醺,听到曲子有误也能察觉,还会回头看乐师,有‘曲有误,周郎顾’的佳话。”另一人接口:“孙策将军武艺高强,还礼贤下士,广纳贤才,难怪能成就大业。不过,也有人说孙策对那些在民间威望过高的人,心里总是存着几分忌惮。”

飞鸿听后,心中一动,对孙策和周瑜充满好奇,同时也隐隐感觉到于吉的处境或许并不简单。她思索着,吴郡百姓敬畏神明,于吉的符水治病因此更易被接受,而孙策和周瑜的统治风格,或许会影响于吉行医。她决定在爷爷消息到来前,深入观察于吉,留意城中势力动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