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危机再临
三日期限转瞬即至,飞鸿凭借着精湛的医术与不懈的努力,成功治愈了病人。病人原本如纸般苍白的面色恢复了红润,气息平稳有力,已然能够起身行走。府中众人目睹这一奇迹,对飞鸿的医术不禁暗暗称奇,那些曾受张昭蛊惑而对飞鸿抱有怀疑态度的人,心中也不禁泛起一丝愧疚。
然而,孙策得知病人痊愈的消息后,心中虽对飞鸿的医术颇为认可,但疑虑却并未就此消散。他独坐于书房,眉头紧锁,心中暗自思忖:“这飞鸿虽治好了病人,但其身为于吉徒弟,难保日后不会为于吉报仇,亦或是步于吉后尘,蛊惑百姓,危及我江东大业。道医之术向来神秘难测,若不受控,恐生诸多事端,且各方势力对道医态度不一,处理不当,便会打破江东现有平衡。”想到此处,孙策眼神一凛,杀意渐起。
与此同时,周瑜听闻孙策的想法后,心中焦急万分,深知若不加以劝阻,飞鸿必将性命不保。他匆匆赶到书房,见孙策正凝视着墙上的江东地图,神情凝重。周瑜向前一步,诚恳坚定道:“主公,飞鸿医术高超,且一心治病救人,此次治好病人,已彰显其赤诚之心。如今江东正处用人之际,若因无端猜测而诛杀贤才,恐寒了天下人之心。”
孙策缓缓转过身来,看着周瑜,无奈地叹了口气:“公瑾,我亦知飞鸿医术不凡,然而于吉之事,犹如心头之刺,让我不得不防。”
周瑜再次进言:“主公,于吉虽行事张扬,但其医术确有过人之处。飞鸿传承其医术,却未沾染其恶习。自他入府以来,一心钻研医术救治病人,从未有过任何不轨之举。且如今百姓对道医之术已有期待,若主公此时将其杀害,百姓得知,定会认为主公容不得贤才,这对主公的声誉和江东的稳定皆无益处。再者,飞鸿才华横溢,道医之术若能善加利用,或可为江东百姓带来更多福祉,于主公的霸业亦有裨益。”
孙策微微皱眉,心中百转千回,反复权衡利弊,思绪如麻。他深知,民心乃霸业之基,此时诛杀飞鸿,恐失民心,于江东基业不利。且道医之术若能为己所用,或可成为造福百姓、稳固统治的助力。
而此时的飞鸿,尚未察觉到即将降临的危机。她本是女儿身,却女扮男装,模样极为俊俏。眉如远黛,恰似春日远山含翠,双眸灵动,犹如秋水盈盈,鼻梁挺直秀挺,嘴唇不点而朱,即便身着男子服饰,也难掩那股灵秀之气。她在医馆中仔细记录着此次治疗的过程与心得,期望能将道医之术更好地传承下去。闲暇之余,也并未闲着,时常为府中的下人诊治一些小病小痛,还会与前来求医的百姓耐心交流,传授一些简单的养生之道。她的温和谦逊与精湛医术,渐渐在百姓中口口相传。众人谈及飞鸿,皆感叹其年纪轻轻,一表人才,竟有如此高超医术,实在难得。
此前,飞鸿便隐隐感觉有些异样。在她为下人诊治时,偶尔一抬头,便能捕捉到角落里一道若有若无的目光;在她与百姓交谈时,总觉得人群中有几个人神色有些不自然,目光在她身上停留时久。但当时事务繁忙,她并未过多在意。
张昭在得知孙策的想法后,心中亦是五味杂陈。他独坐书房,反复忖度,飞鸿专注治病之态,屡屡浮现于脑海。回想起自己此前对飞鸿的种种质疑与暗中阻碍,又看到飞鸿这段时间一心扑在治病救人上,从未有过张扬之举,与于吉确实大为不同。然而,他对传统医学观念坚守多年,道医之术与正统医学相悖,且他担忧道医发展壮大后,会冲击正统医学在江东的地位,进而影响江东的文化与社会秩序。他内心陷入了深深的挣扎,一方面担心飞鸿若真有不轨之心,会给江东带来灾祸;另一方面,他也开始反思自己是否于飞鸿之见,失之偏狭。
就在府中气氛愈发紧张之时,孙策召集众臣商议此事。朝堂之上,两派观点激烈交锋。武将王猛率先站出,拱手说道:“主公,飞鸿乃于吉徒弟,其师妖言惑众,虽已伏诛,但飞鸿身份敏感,留之恐成大患,不如尽早除去,以绝后患。”
话音未落,文官李贤便出列反驳:“王将军此言差矣。飞鸿入府以来,以精湛医术救治病人,其心可鉴。如今江东初定,正需这般人才为百姓谋福,若因出身而诛杀,天下贤才闻之,岂会来投?”
王猛面色一沉,大声道:“李大人,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于吉之术诡异非常,谁能保证飞鸿不会用此术蛊惑人心,扰乱江东?主公大业,不可冒险!”
李贤亦提高音量:“王将军,仅凭臆测便要诛杀贤才,实非明智之举。飞鸿在百姓中已获赞誉,若主公杀之,民心何安?”
两派各执一词,互不相让,朝堂气氛剑拔弩张。
就在争论陷入僵局之时,一名下人匆匆来报,称府外有百姓聚集,皆为飞鸿求情。原来,飞鸿治愈病人的消息在城中迅速传开,百姓们得知后,如潮水般涌来,将府邸围得水泄不通。人群中,有白发苍苍的老者,声泪俱下地讲述飞鸿如何妙手回春,救了他重病的孙儿;有怀抱幼儿的妇人,感激涕零地诉说飞鸿的医者仁心。他们感激飞鸿的医术,担心她因身份问题遭受不测,于是齐聚府外,希望孙策能留下飞鸿,继续为江东百姓治病。众人在等待孙策回应的过程中,也不断称赞飞鸿年纪轻轻,医术却如此精湛,实在是江东百姓之福。
孙策得知此事后,心中大为震动。他登上府门,俯瞰着聚集的百姓,只见众人皆面露恳切之色,高呼着留下飞鸿。此时,孙策心中权衡再三,终于长叹一声,缓缓说道:“罢了,看在百姓和公瑾的面子上,暂且饶他性命。但他必须留在府中,为我所用,若有任何不轨之举,定不轻饶!”
周瑜心中大喜,赶忙说道:“主公英明!飞鸿定不会辜负主公的信任。”
当飞鸿得知这一切后,心中顿生对周瑜及百姓之深切感怀。她深知,自己在江东之路,仍布满荆棘。思索过后,飞鸿决定主动求见孙策。
在府中殿堂,飞鸿恭敬地跪在地上,说道:“主公,飞宏蒙您不杀之恩,感激涕零。飞宏愿以所学道医之术,全心全意为江东百姓治病,绝无半点异心,还望主公明察。”
孙策看着眼前的飞鸿,见其年纪轻轻,一表人才,又联想到其高超医术,神色稍缓,说道:“既如此,望你言出必行,莫要辜负本公的期望。”
飞鸿退下后,便意欲在府中设立医堂,广纳学徒,将道医之术传授下去,同时也方便为百姓诊治。
然而,飞鸿在筹备医堂期间,之前那种被窥视的感觉愈发强烈。她笃定自己已被暗中尾随,可不知是何人所为,只能暗自警惕,行事愈发小心谨慎。而那些跟踪者,不时将飞鸿的一举一动汇报给孙策。孙策听闻后,未作明确表态,心中依旧对飞鸿存有疑虑。
与此同时,张昭对飞鸿的医堂计划持有疑虑。在一次府中议事时,张昭委婉地提出了自己的担忧:“主公,飞鸿欲设医堂,本意或为造福百姓,但道医之术向来争议颇多,且飞鸿身份特殊,此医堂若开办,是否会引发一些不必要的麻烦?还望主公三思。”
此言一出,立刻引发了其他大臣的不同看法。有的大臣觉得张昭所言极是,道医之术神秘莫测,恐生变故;有的则认为飞鸿既已表明心迹,且有百姓支持,不应过多阻拦。一时间,众人争论不休,府中气氛再次紧张起来。
而民间此时又流传起与道医相关的神秘传说,称道医之术可通鬼神,能逆天改命,引得百姓对飞鸿的医堂既好奇又不安。飞鸿得知后,意识到必须尽快化解这些误解,否则医堂还未开办,便会陷入困境。
飞鸿精心筹备了一场公开讲解,她在城中的广场上搭建高台,摆上各种药材和治病器具。讲解当日,台下挤满了百姓。飞鸿先是从道医的起源讲起,将道医之术与上古时期的医学智慧相联系,称其并非通鬼神之法,而是顺应自然、阴阳平衡的医术。她说道:“道医与诸位熟知的正统医道,皆源于上古对天地自然、人体生命的探索。我们都讲究顺应天时,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用药也注重调和阴阳。只是道医更侧重于从道家的天人合一角度,去探寻养生治病之法。”
这时,一位正统医者站出来质疑:“话虽如此,但道医之术多有奇诡之处,与正统医道大不相同。”
飞鸿微笑着回应:“其实不然。就如道医的导引术,与正统医道中的推拿按摩,目的皆是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说着,飞鸿现场展示了一段导引术,并邀请这位正统医者一同为一位关节不适的百姓治疗。飞鸿用导引术,医者用推拿之法,片刻后,百姓连称疼痛减轻。众人见状,纷纷惊叹。
然而,就在众人惊叹之时,突然有人从人群中站出,手持一份所谓“道医致人死亡”的旧案,大声质问道:“你说的好听,那这道医害人性命又作何解释?”一时间,人群再次骚动起来。
飞鸿心中一紧,但很快镇定下来。她接过旧案,仔细查看后,缓缓说道:“各位乡亲,此事另有隐情。此人所患之症,本就极为凶险,即便以正统医道之法,也难有回天之力。且据我查看,此案中用药剂量与方法皆有偏差,并非道医之术本身有误。道医之术,需辨证论治,因人而异,方能发挥其效。”飞鸿又详细解释了正确的治疗思路,众人听后,渐渐平息了怒火。
此时,暗中跟踪飞鸿的人见势不妙,企图在人群中制造混乱,他们故意推倒摊位,引发一阵骚乱。飞鸿见状,大声喊道:“各位乡亲莫慌,有人蓄意捣乱,大家保持冷静!”就在场面即将失控之时,周瑜及时赶到,他迅速指挥府兵维持秩序,控制住了局面。
张昭在一旁目睹了这一切,心中不禁对飞鸿的应变能力和对道医的执着有了新的认识。他内心陷入了更激烈的思想斗争,一方面对自己多年秉持的正统观念难以割舍,另一方面又看到飞鸿为道医正名所做的努力以及道医可能带来的积极影响。他思索良久,终于站出来对其他大臣说道:“诸位,从今日飞鸿的表现来看,或许道医之术真有其可取之处,我们不应一味阻拦。”其他大臣听了张昭的话,也纷纷陷入思考,立场开始有所动摇。
孙策在得知广场上发生的事情后,心中对飞鸿的疑虑也开始逐渐减轻。恰逢此时,孙策的一位亲属身患怪病,遍寻江东正统医者皆无良策。听闻飞鸿医术高超,便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请她诊治。飞鸿凭借道医之术,仔细诊断,精心调配药方,辅以独特的针灸之法。几日后,这位亲属的病情竟大有好转。孙策得知后,大为惊喜,对飞鸿的态度也进一步转变,暗中吩咐手下,对飞鸿的监视可以适当放松,并在必要时给予一定的支持。
经此数役,飞鸿成功化解了百姓对道医的误解,医堂的筹备也得以顺利推进。而飞鸿对周瑜的感激之情愈发深厚,周瑜不仅多次在关键时刻出手相助,还始终理解并支持她。闲暇之时,飞鸿看着周瑜在府中忙碌的身影,心中满是敬佩与感激。她深知,若无周瑜,自己在江东早已命丧黄泉,更无法实现传承道医之术的理想。此后,周瑜时常传授飞鸿一些在江东复杂环境中的生存之道,飞鸿也向周瑜请教如何更好地开展医堂事务,两人携手为道医在江东的发展努力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