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风云际会,暗流涌动
自孙策做出处罚决定后,飞鸿爷爷便深知无力回天。离别的那日,铅灰色的云层沉甸甸地压着,仿佛随时都会落下泪来。
飞鸿紧紧攥着爷爷的衣角,泪水在眼眶中打转,带着哭腔道:“爷爷,您这一走,孙儿可怎么办啊……”爷爷颤抖着抬手,轻抚飞鸿的头,眼中满是不舍与慈爱:“飞宏啊,爷爷能留得性命已是万幸。你在军中要好好表现,莫再惹事,早日赎清罪过。”
周瑜见此场景,心中泛起酸涩,上前轻声安慰:“老丈放心,飞宏在军中我会多加照拂,只要她努力立功,前途依旧光明。”爷爷感激地看向周瑜,深深作揖:“大都督,犬孙就托付给您了,若不是您在主公面前美言,我们哪还有活路。”周瑜赶忙扶起爷爷:“老丈言重了,飞宏本就无辜,我自会尽力护她周全。”
爷爷被带走后,飞鸿陷入无尽悲伤与迷茫。她手指受伤,虽经调养仍未痊愈,无法写字拉弓。周瑜常来安慰鼓励:“飞宏莫急,养伤需循序渐进,待伤势痊愈,以你的天赋定能在军中大展身手。”
在周瑜关心下,飞鸿安心养伤,积极锻炼。日子一天天过去,她的手指逐渐康复,终于能再次握笔拉弓。
伤愈后,飞鸿正式入伍。她凭借扎实箭术基础,在训练中崭露头角。东吴军队对弓箭手训练系统且严格,飞鸿很快熟悉军中规矩流程。
周瑜与飞鸿相处渐久,情谊深厚。战前,周瑜会手持地图,以他一贯的沉稳语调为飞鸿讲解战术:“此次作战,敌军侧翼薄弱,此处地势开阔,利于你发挥箭术优势,寻机重击,打乱他们阵脚。”飞鸿认真聆听,目光坚定:“多谢公瑾兄指点,我定全力以赴。”训练间隙,飞鸿会贴心为周瑜准备茶饮,她细心地拂去茶盏上的微尘,递到周瑜手中,二人默契渐生。
有一次,周瑜在训练中不慎受伤,飞鸿心急如焚,亲自为他处理伤口,眼神中满是关切与担忧,这一细节更是加深了两人之间的情谊。
飞鸿女扮男装,身姿挺拔,拉弓射箭时英气十足。一次夕阳西下,余晖洒在训练场,给飞鸿的身影镀上一层暖橙色光晕。她专注练习,每一次拉弓肌肉线条起伏,彰显力量与美感。周瑜在不远处静静看着,眼神满是欣赏与关切,微风拂过,他不禁看得痴了,心中泛起别样情愫,却深知乱世中情感只能深埋。
然而,这一切被孙策看在眼里。一日,孙策将周瑜唤至跟前,面色凝重,在营帐中来回踱步后说道:“公瑾,你与飞鸿走得太近了。你乃江东肱骨之臣,一举一动关乎江东兴衰。飞鸿爷爷盗图,虽被胁迫但仍是背叛。飞鸿与他关系紧密,难免不受牵连,莫要被她利用坏了江东大业。”
周瑜心中一凛,立刻单膝跪地,诚恳地说道:“主公,飞宏生性纯良,此次是受害者。我与她相处多日,深知她对东吴并无二心,不会背叛。她箭术精湛,可为江东增添战力,若因猜疑而错失,实在可惜。”孙策眉头紧皱,眼神中透露出一丝不悦,停下脚步厉声道:“公瑾,你怎如此执迷不悟?江东基业来之不易,容不得闪失。你与飞鸿交往过密,传出去恐生事端,动摇军心,怎能因私情置大局于不顾?”
周瑜面色不变,语气坚定:“主公,周瑜对江东一片赤诚,绝无私心。飞宏之才,若能为东吴所用,定能助力主公成就大业。周瑜愿以性命担保,她不会做出有损江东之事。”
孙策神色稍缓,长叹一声,走到周瑜身边,扶起他道:“公瑾,我明白你的心意。但此事非同小可,你需谨慎。若飞鸿能一心为东吴效力,我自不会亏待她。你也要警醒,莫让情感蒙蔽双眼。这江东的万里山河,容不得丝毫疏忽。”
随后,孙策派人唤来飞鸿,目光冷峻地审视着她,片刻后缓缓说道:“飞鸿,你在军中的表现我看在眼里。但你爷爷的过错是东吴的伤疤。公瑾对江东至关重要,你莫要妄图攀附,若有不轨之心,定不轻饶。”飞鸿心中委屈,眼眶泛红,毫不犹豫地跪地说道:“主公明鉴,飞鸿对东吴忠心耿耿,对周都督只有感激,绝无其他想法。飞鸿愿以死明志,为东吴效力,赎爷爷的罪过。”孙策微微点头,神色稍有缓和:“希望如此,你好自为之。”
经此一事,飞鸿心中忧虑无奈。她深知身份敏感,与周瑜的情谊让她两难。既感激周瑜,又担心给周瑜带来麻烦,更怕影响周瑜与孙策的关系。此时,横江战事又起,孙策决定亲率大军出征。战前,他召集众将,手持令箭,目光如炬,声音洪亮地说道:“横江乃战略要冲,曹操妄图以此渗透我江东,此次务必拿下横江,挫敌锐气!”他详细部署战略,手指在地图上精准点划,分析敌军弱点与我方应对之策,周瑜在旁适时补充建议,二人配合默契。飞鸿以弓箭手身份随军前行。
战斗打响,喊杀声似雷霆般震得人耳鼓生疼,浓烈刺鼻的硝烟如厚重的迷雾般弥漫在战场上空。东吴军队如潮水般涌向横江城,城上曹军凭借高大坚固的城墙与强弓硬弩拼死抵抗,战局瞬间陷入胶着。曹军弓箭手不断向下倾泻箭雨,利箭带着尖锐的呼啸声飞射而下,东吴军前进受阻,士兵们有的面露恐惧,有的咬牙坚守,鲜血染红了土地。
曹操得知横江战事吃紧,亲自督军。他身着厚重战甲,骑在高大的战马上远望战局,神色冷峻。谋士荀彧在旁低语:“主公,东吴军来势汹汹,横江守军恐难以支撑。”曹操眉头紧锁,目光如鹰隼般锐利地扫视战场,沉声道:“传令下去,让守军坚守,再派精锐从水路迂回,突袭东吴军后方。告诉将士们,破敌者重赏,退后者立斩!”荀彧微微皱眉,沉思片刻后说道:“主公,东吴军此次准备充分,我军从水路迂回虽可突袭,但需提防他们早有防备。依属下之见,可同时派一小队人马在陆路佯攻,分散其注意力。”曹操微微点头,目光中闪过一丝赞许:“文若所言极是,就依你之计。”
战场上,飞鸿身姿矫健地穿梭在士兵间,敏锐地看准时机来到有利位置。她微微侧头,目光如炬地凝视敌军指挥台,眼神中透着决然,随后不紧不慢搭箭拉弓,动作一气呵成。这独特起势吸引了远处曹操的目光。
曹操心中一震,思绪瞬间飘回与飞鸿初次相遇。那时,太守之子遭追杀,混乱中,一抹明艳红衣如流霞般飘落。飞鸿身姿婀娜,恰似一朵绽放在战火中的艳丽玫瑰。她手持长弓,利箭如流星般呼啸而出,精准击退杀手,救下太守之子。她绝美的容颜在阳光映照下熠熠生辉,眼神中透着果敢与坚毅,每一次张弓搭箭尽显非凡箭术。后来,曹操又见飞鸿在困境中凭借智谋与箭术突出重围,那份沉稳与聪慧,让曹操对她更为倾心。即便飞鸿离去时那潇洒决绝的背影,也令曹操时常回想。此刻,看着战场上的飞鸿,曹操不仅为其美貌与箭术吸引,更欣赏她身处困境却不屈的韧性,这与曹操自身逐鹿天下的野心与坚韧相契合。他意识到,这样的人才若能为己所用,不仅能满足自己的倾慕之情,更可为霸业增添助力。
曹操目光紧锁飞鸿,眼中闪过一丝志在必得,低声对谋士说:“去查清那弓箭手的来历,我要知道她在东吴的地位、人际关系,越详细越好。安排几个机灵可靠的细作,扮成东吴士兵混入军中接近她。行动务必谨慎,一旦暴露立刻撤回。若成功接触,设法巧妙引导她表露心迹,看她是否有归附之意。若她对细作产生怀疑并展开试探,细作需巧妙应对,绝不能露出破绽。若飞鸿将细作的接触告知东吴其他人,立刻想办法混淆视听,抹除痕迹,绝不能让他们发现我们的意图。同时,安排好接应,若细作有危险,即刻营救。”
飞鸿一心战斗,未察觉曹操目光。她不断射出关键箭矢,敌军防线渐松,东吴军发起猛攻,但曹军抵抗顽强,双方陷入拉锯战。
天色渐暗,战场上硝烟弥漫,喊杀惨叫交织。东吴军士气高昂,但曹军凭借工事坚守。飞鸿见敌军指挥台防守薄弱,决定冒险一试。她深吸一口气,眼神坚定如铁,搭上特制长箭,再次侧头锁定目标,拉满弓弦,一箭射中敌军指挥官。敌军顿时阵脚大乱,东吴军趁机发起总攻,最终成功破城。
横江城破后,城内一片狼藉,百姓惶恐。孙策下令安抚百姓,开仓放粮。周瑜和飞鸿投身战后事务,清理街道时,周瑜微微皱眉,轻声对飞鸿说:“此次虽胜,但局势复杂,你多加小心。曹操此人诡计多端,我担心他另有图谋。”飞鸿点头,神色忧虑:“公瑾兄放心,我会小心。只是师兄们的事让我忧心,我相信他们不会做出危害东吴之事。”周瑜思索片刻,目光望向远方:“或许有误会,但愿无事。但你此次探查,务必万分谨慎,不可冲动行事。”
此时,士兵来传孙策指令,让他们即刻前往营帐。二人不敢耽搁,急忙赶去。
营帐内,烛火摇曳,孙策面色严肃地坐在主位上。见二人进来,他微微抬手示意近前,目光如炬地看向飞鸿道:“飞鸿,近日密报传来,乃是我方安插在曹操阵营的眼线发现,上月十五皖城郊外,有人目睹你师兄与曹操将领密会。且边境巡逻士兵也察觉到他们近期在边境频繁活动,行踪极为可疑。这些迹象表明,他们与曹操暗中往来,恐对东吴不利。你虽与师兄结识不久,但或许知晓他们行踪。如实告知,若能化解威胁,我不会亏待你。若有隐瞒,定不轻饶。”
飞鸿心中一紧,低头沉思片刻,抬起头时目光坦然,坚定地说道:“主公,师兄们品性纯良,或许有误会。我打算先从皖城郊外入手,寻找他们密会的线索。我会暗中观察他们的行动,设法接近他们但不引起怀疑。若发现他们真有不轨,我定不会包庇。若只是误会,我也会查明真相,还师兄们清白,以证我对东吴的忠心。我会小心行事,及时向主公汇报。”
孙策眉头紧皱,陷入沉思,他深知此事关乎重大,一旦处理不当,可能引发内部动荡。周瑜上前一步,拱手说道:“主公,飞鸿箭术高超且心思细腻,她去或许能探明真相。末将挑选精干之士暗中跟随保护,保持适当距离,既不暴露飞鸿行动,又能在关键时刻提供支援。若其师兄有不轨,也能及时应对。”
孙策思索片刻后缓缓说:“既如此,便依你们。飞鸿,若你师兄们真有不轨,你难辞其咎。公瑾,挑选的将士务必谨慎,不可轻举妄动,有风吹草动立刻回报。此次行动,关乎江东安危,切不可大意。”
周瑜抱拳领命:“是,主公。”
飞鸿心中担忧,深知师兄们危险,也明白无法改变孙策决定。她思索着如何在不背叛东吴的前提下保护师兄,应对复杂局面。
而曹操那边,精心安排着接近飞鸿的计划。谋士持续关注东吴动向,细作准备伺机而动。曹操一心想再次见到飞鸿,暂时未过多在意与东吴可能产生的矛盾。一场围绕飞鸿的风云际会,悄然拉开帷幕,各方势力暗流涌动,未来局势愈发错综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