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漫天堂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禁漫天堂小说 > 铁匠家的书香小夫郎 > 第6章 第6章

第6章 第6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赵家两栋青砖瓦房坐落在九篱村最为偏僻的一个山脚,它们坐北朝南,一左一右并排靠立着,被同一道篱笆院墙围拢在当中。

两栋瓦房,构造、布置别无二致,只是一个在东,一个在西。

东院那栋是赵家大郎赵虎新一家居住,他同妻子柳云育有两个子女。

大儿子赵满秋,今年四岁,性子憨直,虎头虎脑,最爱做的事就是跟在妹妹屁股后面,妹妹做什么,他做什么,没有自己的主意,因为妹妹的主意就是他的主意。

小女儿赵满夏,今年三岁,生得乖巧懂事,机灵可爱,人虽小,却常想帮家里做些什么。每天屋里院里跑个不停,捡两根木枝,堵两个耗子洞,凡是进她眼里的,她都想帮忙。

和他们一起住在东院的还有赵家二兄弟的寡母李兰菊,她腿上有疾,需每日用草药擦洗,施以针灸,故而住在东院上房,由赵家大郎的媳妇儿柳云贴身照顾。

二儿子赵虎庆则住在西院那栋瓦房里,一个人住,不过吃饭时便来东院堂屋同哥嫂一家一起吃。

两间紧挨的内堂中间有一道门,开了便可从西院到东院,很方便。

前院后园是共用的,很大一片,只是对于人丁稀少的赵家人来说,过于大了。

兄弟俩天不亮就要去城中铁匠铺上工,儿媳照顾行动不便的婆婆,光是草药每日就得烧三次、洗三次、擦三次,还得筹备三餐,两个孩子又这么小,哪里有时间打理?

因此院子里什么也没种,连草都不长,因为一长就会被每天屋里屋外巡逻的满秋满夏两兄妹拔掉。

躺在床上的寡母经常念叨,他们家人少,何必盖这么大的房子,围这么大的院子呢?拿东西不便,打理起来也不便。

她若能当家就还过得去,可这双腿治这么多年了,也仅仅是能靠着拐杖行走的境地,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好全。

她不仅自己顾不了家,还拖累儿媳陪自己一起耗着。

新房子落成也有二三个年头了,除了前头苦日子留下来的那些东西,什么新的也没有添置,看上去空空旷旷,一点人气没有。

这家就是建大了!若小点,同他们前头那个小窝一样,几间房,大家住得挨挤一些,就不会有这样的烦恼了。

主张将地都用了的大哥赵虎新说,这块地他们不用,多的是人惦记,一天出一些幺蛾子,倒不如多花点钱,把房子建起来,把地占牢了,未来也少些争端。

他们兄弟俩一人一边,各自想办什么也灵活些。往后二弟娶妻生子,有了下一代,下一代又生儿育女,人丁不就兴旺起来了!

到时候人多住不下了再拆了重建,不更麻烦,更费银钱吗?索性他们这个头就起个好的,往后就不再为这事儿担忧了。

这话多说几遍,寡母听进了耳里,就不再念叨了。现在就念着大儿子这头美满了,二儿子那头也足了年岁,该找一个知心人了。

新妇或是新夫郎进门,家里也能热闹一些不是?

这事儿打赵虎庆十六岁成年起,就一直在说,谁知他压根没这心思,说再等等,再等等。

这一等就是两年,眼看着年纪越来越大,寡母自然也越来越急。

可怎么催这孩子就是没这个心思,她也不好逼得太过。

一辈子合在一起过的人,得中意,得合得来才行。说到底还是要她家这个闷葫芦自己选,她选的他铁定不中意。

从来没说过呀,从来没说过自己喜欢什么样的人。她和哥嫂在这头挑,不乱找吗?

也做好了多等几年的准备,年纪大些,人家若看不上,就多备些礼钱。

这些年铁匠铺的收成不错,不然兄弟俩也不能建这么大的房子,只是建房子的钱花完,后续再分成时,赵虎庆就只肯要三分,剩下的七分无论如何也要大哥收下。

毕竟母亲在嫂子那照料着,合该多拿些,更何况他一个独身的,也不用了这么多钱。拿三分,他已经嫌多了。

家里的活、铁匠铺里的活,都是二弟干得多,给赵虎新七分,他也不肯收,奈何二弟是个犟的,怎么说都说不动,赵虎新就将那两分给寡母保管,说未来弟弟娶亲,给他好好操办操办。

因此,当赵虎庆将这些年的积蓄、房中值钱的东西乒乒乓乓地搜了一箩筐,跑到他娘房中,抱着跪下时,李兰菊是既欣喜又无奈,慈祥地问二儿:“你这是做什么呢?”

二叔要娶亲的事,两个小机灵鬼听完惊讶的小眉一扬,火速跑来说了,因此李兰菊与儿媳柳云心中是知晓的,还在说这块又粗又硬的石头怎么开窍了?

然后就听到了隔壁拆家似的搜罗东西、装东西的声音。

李兰菊是眼含热泪啊。她儿子的性子自己知晓,平时闷葫芦一个,五月雷雨,云低下来,那雨要下不下的气氛都没他闷。

什么都往心里藏,只有遇到自己顶喜欢顶喜欢的事物时,才会急,才会慌,才会将自己的心肝、自己内里有的那些东西都掏出来。

这回怕不是真遇到了一个叫他喜欢的!李兰菊心上还是高兴多些。

“儿、儿要娶亲!”凡是值钱的,能拿去当铺里换钱的,赵虎庆都装来了。都拿光也无所谓,他只怕自己不够。

满满一箩筐,碎银、铜板都掉在最底下,在那铺着。

跪的那下也响亮。

为方便寡母赤脚行走,上房里铺的是实木的地板,他这一跪,整栋房子都要颤一颤。

两个小侄儿在院子里埋那几个大脚印呢。

小心踩在用木板梳梳出的空处,用还没一个橘子大的小手,拨开堆得太厚的稻谷粒儿,将这个大脚印的空处手动还原成被木板梳梳过的有疏有密的模样。

每还原好一个,他们的脚及那两团小小的身子就小心地向边上挪一挪,还原下一个。

“嘭”的一声传来时,照着妹妹的动作做的赵满秋猛的回头,惊呼道:“二叔是又被熊瞎子上身了吗?”

妹妹赵满夏记着刚才的话,淡定说:“二叔这是要娶亲。”

丁点儿大的小孩不懂:“娶亲为何要撞来撞去?撞在身上,二叔不疼吗?”

他这个大的都不懂,另外一个比他还小的就更不懂了,专心弄着晒坪上的大脚印,想着一定要在娘出来找他们前弄完。

那个中途被赵虎庆抛弃的木板梳也被两人合力抬去了边上。

他们人小,使不动这个,打算将这几个脚印掩完,用一根小木棍,把满铺稻谷划开,中间留点缝隙,就好晒干了。

二叔要娶亲就娶亲去吧,院子里的稻谷他们能晒,就他们来弄。

屋里,李兰菊声音和缓地问:“是哪家人呐?”

“三、三坪村苏家。”赵虎庆跪在地上,仰头道。

李兰菊想了想,说:“三坪村姓苏的很多呀,那是哪家?”

赵虎庆答:“青泉山脚下的那家,当家的叫苏福平。”

李兰菊想起来了:“如果我没记错的话,那是户顶好的人家。为人忠厚老实,心地也善良,前几年天大旱,地里没收成,他给那些穷苦人家分了不少粮食呢。真是谁提起来谁称赞啊。”

“我记得他还有位妹夫在县城里当主簿是吧?”

“嗯。”赵虎庆轻轻点头,但点完头就低下了。

李兰菊看在眼里:“他们家未出嫁的应当只有一位小哥儿了吧?”

“是。”赵虎庆又点头,这回头是低着点的。

看儿子这幅模样,李兰菊就知道他在紧张和操心什么,对他说:“他们很好,可咱们家也不差呀。你若真心喜欢,娶进家门必定真心待他,我与你大哥大嫂也是亲善之人,必定将他当做血脉至亲来对待,不会让他受半分的委屈。”

“所以儿啊,喜欢就去提亲吧,别觉得咱们配不上人家。决心若下了,娘就去给你找媒婆。”

赵虎庆将怀里的值钱东西往前一递,说:“不晓得这些可会让苏家觉得亏待?”

李兰菊让这些儿媳把这些年自己攒的钱拿来,说:“不够娘这还有。”

又改口:“不能这么说,这些本就是你的钱,我替你保管而已。”

赵虎庆见娘要拿钱,忙道:“您那些别用,就用我这些,不够的我再去想办法。”

李兰菊解开层层包裹的银两道:“这都是你自己争气又吃了苦头挣来了,为啥不用?娘平常吃的用的穿的,都是你跟你大哥买回来的,哪里需要用钱了?”

“当初开那间铁匠铺子就说好了,你跟你大哥五五分成,怎到了后来,你又不肯要了?”

大嫂柳云也在边上劝:“小叔定是觉得我每日照顾娘,他照顾不到,心里有亏欠。”

“可小叔每次从城里回来,就给家里买鱼、买肉,给满秋满夏买糖果、零嘴,已经是很大的花销了,这些钱二叔还是不要推辞了。”

一家人本就不该分得这么清,她这小叔把亏少的都自己收着,把好的都往家里人那送。他这份心,嘴上不拿出来说道,可家里的每一个都感受得到。

柳云也盼着她这小叔的日子能越过越好,顺心顺意,娶到中意的夫郎。

两个人一道说,赵虎庆自然招架不过。他在心里说,这钱就当是自己向大哥、向娘借的,以后再赚了钱,他一定还他们!

“小云啊,你进城一趟,将他大哥找回来,这事儿咱们家要一道商议商议。”

“好咧娘,我这就去。”

苏福平走在回村的路上,边走边用袖子擦去眼角冒出的泪。

这儿的枞树一定是同一年种下的,不然怎么连粗细都一样呢?

试着转移注意力,可转移注意力没用。苏老爹性情中人,一转移,马上就会被自己的愁绪拉回来。

他踏上回家的路才反应过来,今儿将这事儿说定了,那在不远的将来他就要送哥儿出嫁了。

他养了十六年,精心照顾了十六年,生怕他受一点委屈的哥儿就要出嫁了。

哪个当爹的受得了这事儿!

真想将哥儿留在身边,再护着、养着他。

要不是、要不是那赵虎庆光是听见他们家春声的名字,就手儿颤颤,心儿颤颤,他才不会将哥儿嫁给他!后面也不会用那么多口舌同他磨这事儿!

他看他那副模样,就想起十六年前,哥儿刚出世时,二弟跑来地里告诉他这个消息的场景。

他丢下锄头,一步不停地跑回家,大喜过望的同时,也是手儿颤颤,心儿颤颤地过去抱这个盼了多年的小哥儿。

他那么小,那么软,苏福平生怕自己一个动作不仔细,就把小哥儿给弄疼了!

赵虎庆、赵虎庆能如自己一般待他,这个人便是过得去的,将哥儿嫁他自己心是安的。

只是、只是……诶呦诶!只要一想到哥儿要嫁人,他心里就堵得跟什么似的!

同样的路走回去,已不复来时的轻巧。

苏福平爬同样的坡,只觉得腿也沉,心也沉,攀上去好费力。想难过了,还要时不时停下来掩面哭一阵儿。

走大路会顺畅,可他走不了大路,大路人多,看他一个大男人边走边嚎啕大哭,会闹笑话!

所以苏福平只能边哭边咬牙地走了这条比来时高多、远多的山路回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