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漫天堂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禁漫天堂小说 > 承秦之欢 > 第38章 三八

第38章 三八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金陵城沐浴风雨近千年,目睹了千百次改朝换代,经历了千百次腥风血雨,却只见过数百次盛世太平。城墙巍峨耸立,细细看还能看到它被岁月侵蚀过的痕迹,这些痕迹使得城内再如何鼓乐喧天,歌舞升平,也掩盖不了它历经时间长河沉淀下来的沧桑气韵,城外护城河绕着这座古城徐徐而流,昼夜不息,前人称它为“龙沟”。

金陵城分为东市、西市、南市、北市,左为东西,右为南北。

从龙沟进入城门,便是一条宽阔到可容四驾并行的大道,沿着这条道一直往里走,一路上需经过九条五丈宽的长街,则能走至金陵皇宫正门朱雀门,寓有九五至尊之意。世人云,跃龙沟,破城门,踏九五,入朱雀,龙袍冕冠加身称帝。这话天下百姓口口相传,若认真回忆,似乎历任新朝开国者都经历了这番过程,而楚国的开国皇帝亦是如此。

皇宫,御书房。

秦驷身穿五爪龙袍头戴通天管,笔直地坐在龙椅上,翻阅着近日奏折,刘品安垂首服侍在侧,他在朝为宦三十余载,如今已是半百的年龄,在秦驷还是太子时便跟随在侧颇得秦驷信任,秦驷登基后顺理成章做了这司礼太监。秦驷看着手中礼部侍郎丰绪的奏折,脸色黑沉,猛地将之摔在案桌上,看了眼堆积在手边已阅的奏折,冷笑一声,“呵,这长公主尚且安然无恙的消息,传出才两日而已,这些人便迫不及待了么。”

刘品安敦厚一笑,赶忙将案边的茶盏端起,“皇上莫气,气极伤身。”

秦驷气不过一瞬,便极快的将之掩去,又恢复了那副古井无波的模样,他拿过茶盏细细抿了口茶,才缓缓询问道:“斯然,该是进京了吧?”

刘品安笑容不改,“回皇上,长公主确实进京了。”

秦驷脸色阴晴不定,“传朕旨意,宣徐世和。”

“诺。”

待到刘品安出了御书房,这空荡的房中便只剩下了秦驷一人,秦驷打量着案上的奏折,眼神闪烁不定。在楚国,女子十六即需出嫁,而公主更是应当在其成年之前便由皇帝择婿定下婚约,但轮到秦斯然却生了意外。

秦驷为秦斯然定过两门婚事,但与其结亲者,都在成婚前夕无故染病去世,若是只有一次,还能称为巧合,但连续两次都是如此,这长公主克夫的传言风一般传遍整个金陵,如此一来,秦驷再想为秦斯然择婿便难了。

而那些个大臣,一旦发现秦驷有赐婚的意图,便纷纷在秦驷开口前,将自家子孙贬斥的一无是处,大臣以此作为缓兵之计,转眼互相结下姻亲,秦驷将一切看在眼里,但明面上却不好表露出不悦来,顾及皇家颜面,秦驷便不再提及此事。而此事也成了秦驷的心病,对秦斯然心怀愧疚,恰逢当时太子气焰过盛,有时骄纵蛮横到在朝堂上,当着众朝臣的面反驳自己的政见,秦驷心怀不满之余,想搓搓太子锐气,之后日渐宠爱秦斯然和秦斯亘兄妹,可以说,皇七党是由秦驷一手扶植起来的。

但,秦驷并未想过废太子,皇七党发展到如今也是其始料未及的,他的确宠爱秦斯然和秦斯亘,却绝不容许二人取太子而代之,现下,表面上皇七党和太子一党平分秋色,实际,秦驷暗中遏住皇七党的势头,使其再难寸进。所以当谢鸣望上书请求秦驷赐婚长公主时,秦驷笑容满面地回复谢鸣望,道:“斯然乃朕心头之宝,不舍随意许之,赐婚一事还需再议。”

朝中太子一党听闻谢鸣望请求赐婚,心中就有了计较,先不说谢鸣望的军功,这天下谁人不知,谢鸣望将来必定要承袭候位,若是长公主同定国候府结亲,这军中大权几乎等于落在了皇七党手中,朝中势必失衡,耐不住性子的如同热锅上的蚂蚁,焦躁不安频繁出入东宫。而眼睛雪亮的仍旧该吃吃该喝喝,半点不急,果不其然秦驷并未答应。

可秦斯然对太子产生的威胁,仍旧使太子一党寝食难安,眼见秦斯然快要十九之龄还未出嫁,便在婚事上做文章,自年初频繁上书,无论措辞是何模样,总逃不过让秦斯然快些出嫁的念头,更有甚者,以同楚狄两国的十年之约将尽,狄戎国狼子野心,必定会卷土重来,而战事劳民伤财,动摇国本为由,暗示秦驷和亲,恨不得马上让秦斯然远嫁北方,终身不能回至金陵。这礼部侍郎便是此主张的领头者,从得知长公主即将回京开始,立刻上奏,这才惹得秦驷龙颜大怒。

梅左其实不喜金陵,总觉得呆在这读书人向往的圣地,少了几分自在,此番随着秦斯然进京后却反常的兴致高昂。而这长长的队伍在这京中格外引人注目,顶着百姓的目光洗礼顺着大道前行,往左拐进了第五条五丈宽的长街,直到慢慢停下,梅左这才抬眼望向巨大的匾额上的字,那上头写着,公主府。

府门朱漆门钉纵有九,横有七,另有两道小门,门前左右有含珠石狮,台阶上有十二名府兵,相对挺立,那是亲王有的待遇。

梅左骑着雍旭,移至秦斯然的马车旁翻身下马,驱马的将士将前帘掀开,以便秦斯然出来,梅左嘴角噙笑,见秦斯然出来,十分自然的伸出手,一旁的将士一惊,暗道这小子没规没矩,却见长公主顺势将手递给梅左,神态自若的下了马车。

远远看到这一幕的谢鸣望脸沉如水,翻身下马,步履飞快的走至秦斯然身侧,状似无意地瞥了眼梅左。梅左没遗漏谢鸣望眼中的敌意,匪夷所思的沉了沉心神,秦斯然低眸看向仍旧牵着自己的手,随即若无其事地将视线落在谢鸣望身上,手指敲着梅左的掌心,“谢将军一路辛苦,同本宫进府中歇歇如何?” 一侧正出神的梅左觉出秦斯然的动作,心领神会地松开手。

谢鸣望笑意不达眼底,拱手回道:“微臣,谢公主。”

后方,沈将来夫妇走上前,笑意不减,拱手道:“殿下,既已到金陵,草民便先行告辞。”李果瞥眼看向梅左,示意其赶紧同二人一块离开。

瞧见李果的眼神,梅左略微沉吟,施礼笑意盈盈地说道:“殿下,草民同师叔还需去友人府上一叙,明日辰时,草民再来求见。”

秦斯然觑着梅左,微不可觉的皱了皱眉,随后浅笑道:“既然如此,本宫便不再劝留三位了。”

说罢,秦斯然若有所思的转身拾阶而上,那些府兵先前只是奇怪的观望,待到看清来人,这才惊喜的上前两步,后知后觉的行礼,齐声喊道:“恭迎长公主殿下回府,参见怀化大将军。”秦斯然亲和一笑,示意起身打开府门。

沈将来夫妇同梅左维持拱手礼,目送两人入府后,才转身离去。

徐世和在梅左几人离开两个时辰后,思来想去便收拾东西赶回金陵,一路少有歇息,比秦斯然等人提前一日回到金陵,直接进宫面圣,事无巨细的将与秦斯然相遇的过程一一禀报。

走在宫墙中,徐世和穿着朝服跟在引路的小太监身后,猜测秦驷召他入宫的目的,左思右想,却没有定论,眼见已经走至御书房前,听着小太监尖锐的嗓音喊道,“刑部尚书兼中丞,徐世和,到。”徐世和收回思绪,恭敬的等待着里头的回音。

“宣。”

徐世和抬步走进御书房,面无表情的扫了眼开门的刘品安,大步走近秦驷,在其十步外屈膝俯首,“臣徐世和,参见皇上。”

秦驷放下手中的书札,抬眼笑道:“徐爱卿快快请起。”徐世和这才起身,神色恭敬的垂首盯着金砖铺成的地面。秦驷见状和颜悦色瞧着他,“怎么,见不得朕这脸了?”

徐世和听了这话,忙行礼:“臣岂敢。”

秦驷有些无趣地将面前的书札移开些,暗叹徐世和当真是一如既往的古板,也不同徐世和打哑谜,直言询问道:“朕记得,徐爱卿昨日同朕说,爱卿有个义弟?”

徐世和乍一听,微微愣了愣,半晌才道:“回皇上,臣确有一义弟。”

徐世和还未明白秦驷是何意,便听到秦驷不疾不徐地说了句让他心惊肉跳地话。

“斯然过了年关,就是十九了,这婚事还未定下,朕想给爱卿的义弟赐婚,爱卿意下如何?”

徐世和猝不及防地听到这话,心中的震惊感无法言喻,梅左的名字他昨日不过稍微提过几次,只说于公主有恩,同家父投缘,后成了自己的义弟罢了,徐世和心神动荡,微微张口,却不知该如何回答。

秦驷精明有神的双眼闪过一丝笑意,他不需要徐世和的回答,“爱卿的义弟已同斯然入京,朕倒是可以借此机会考量考量。”

徐世和听着这话,便知秦驷此番并非是同自己商议,而是告知,想到自己不过相处了一日的义弟,不由苦笑,世事无常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