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沉沉,窗外偶尔传来几声犬吠,远处路灯的光晕透过纱窗,在阮乐的桌面上投下一片朦胧的橙黄。她盘腿坐在床上,手指在手机屏幕上轻轻敲击,屏幕的光映在她的脸上,衬得她的神情格外专注。
她下载了一个颇有名气的小说软件,注册作者账号时,她犹豫了一瞬,指尖停顿,最终输入了笔名——“乐歌”。
这个名字很简单,甚至有些随意,但莫名让她觉得合适。她前世虽然是个心理医生,但闲暇时也写过一些随笔,文笔不算差。而现在,她需要钱,哪怕只是微薄的稿费,也能让她在这个世界多一分底气。
她点开创作页面,思索了一会儿,决定写一个重生题材的故事——当然,她不会照搬自己的经历,而是加以改编,加入一些更戏剧化的情节,让故事更符合当下读者的口味。主角是个事业有成的女性,意外重生回到初中时代,凭借前世的记忆和智慧改变命运……
她写得很快,指尖在屏幕上飞舞,思绪如流水般倾泻而出。几千字的内容在不知不觉间完成,她检查了一遍错别字,又稍微润色了一下文笔,才满意地保存草稿,她打算存够稿子再正式发布。
做完这些,她有了些睡意,揉了揉有些发酸的眼睛,将手机塞回枕头下,躺进被窝里。窗外偶尔传来几声虫鸣,奶奶的房间里,老式电视机的声响已经停了,整个屋子陷入一片静谧。
几天的校园生活像流水一样过去,平淡却充实。阮乐渐渐适应了初中的节奏,也慢慢和周围的人熟悉起来。
林小雨和她渐渐亲密了起来,放学都会主动要求和她一起走。这个怯生生的女孩虽然胆小,但心思细腻,偶尔会从家里带些小糖果分给阮乐。而许琦,也从最初的拘谨变得偶尔能和她聊上几句。
他们这一排四个人——阮乐、林小雨、许琦,以及最外侧的刘越。刘越是个很活跃的男生,还挺自来熟,跟她们离得那么远都能聊上几句。但是许琦太不爱说话了,课间他要么趴在桌上睡觉,要么和旁边的盛文理嘻嘻哈哈。而阮乐、林小雨和许琦则比较固定,课间时,他们大多坐在座位上,要么预习,要么写作业。
阮乐在学校对面的书店里买了一本习题册,每天抽空做几页。她前世的知识储备让她学起初中内容毫不费力,但她还是习惯性地巩固基础,避免太过引人注目。
徐可偶尔会来找她,中午拉她一起去校外吃饭。但大多数时候,阮乐更愿意留在教室里,安静地看书或者写题。
周五下午,数学课。王雪老师是个胖乎乎的女教师,三十出头,总是笑眯眯的,声音有些沙哑,但讲课条理清晰,学生们都挺喜欢她的。她有个习惯——喜欢随机点名回答问题,但答不上来也不会骂人,只是温和地引导。
今天,她很不幸运地点到了林小雨。
“林小雨,你来回答一下这道题。”
林小雨猛地一僵,慢吞吞站起来,手指紧紧攥住课本边缘,嘴唇微微颤抖,却发不出声音。教室里安静了几秒,王雪耐心地等着,见她实在紧张,便笑了笑,“没关系,回答不上来也没关系的,让同桌帮你说吧。”
阮乐站了起来,流畅地说出了答案。
王雪满意地点点头,“很好,你们两个都坐下吧。”
林小雨坐下后,脸还红红的,小声对阮乐说了句“谢谢”。
阮乐看了她一眼,有点疑惑,这也要谢的么?
她还是轻轻摇了摇头,示意林小雨不用在意。
下课铃响后,许琦突然戳了戳阮乐的手臂,指着课本上的一道课后习题,抿着唇,像是有些不好意思,“这个……我不太懂。”
林小雨也凑过来,小声说,其实……其实我也不会。”阮乐看起来就很会的样子。
阮乐往后挪了挪椅子,让他们靠得更近些,然后拿起笔,在草稿纸上一步步推导,声音平静却清晰,“这道题的关键是要先找到等量关系……”
许琦和林小雨认真地听着,时不时点头。讲完后,许琦推了推眼镜,点点头,示意他懂了。
林小雨也轻轻“啊”了一声,小声说,“我懂了。”
阮乐收起笔,嘴角微不可察地弯了弯。
放学后,夕阳西沉,校园里的学生三三两两地离开,校门口的小摊贩已经开始收拾东西。徐可蹦蹦跳跳地追上阮乐,笑嘻嘻地问,“周末要不要出来玩?镇上新开了家奶茶店!”
阮乐摇了摇头,“太热了,不想出门。”
徐可撇撇嘴,但也没强求,“那好吧,下周见咯!”
阮乐独自走在回家的路上,街道两旁的梧桐树投下斑驳的树影,微风吹过,树叶沙沙作响。远处传来小贩收摊的吆喝声,自行车铃铛叮叮当当地响着,空气中飘着烤红薯的甜香。
她抬头看了看天空,夕阳的余晖将云层染成橘红色,像一幅温暖的油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