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但也不难复刻,随时都能做一个,你上网再便宜买一块还不如用自己手机屏幕倒映,差不多效果。”
汪行静闻言又从口袋里探出自己的手机举在面前:“真的欸……那江老师你的上司确实挺…有趣的,把这噱头放在公司里供奉。”
“他的个人趣味,我也无从揣摩。”江楷若有所思地继续眺望着窗外楼林密集,车如游溪的景象。
“主持人,我问问你,你有没有见过一种正着看啥也看不透,必须得背过身看的风光滤镜片?“
收音机里如旧活泼可爱的声线在深夜里尤其让人醒神。
“唔…蔓莎同学说的可是‘洛林灰镜’?”主持人以说书人那夸张的口吻趣致地反问道,“不妨让我再猜一猜,蔓莎同学今天应该是去了博物馆吧。”
“主持人你好厉害!隔壁市里最近有个很火的后文艺复兴展,我跟闺蜜今天坐火车去逛了一天呢~”少女的声音听起来毫无疲乏,继续说道,“灰镜灰镜…用法挺浪漫的不是?…我闺蜜却都说这小物件是个脱裤子放屁的事,好看的景物明明就在眼前,自己呢,也有眼睛去看,为什么还非要拿着它看那不清不楚的。”
“唔…我也赞同。”
“啊?…”
“用意的确听起来挺浪漫的,但是拿着它,要想看见更多风景,你就得站得离风景更远。”
收音机里一阵阒然。
“如果我是蔓莎同学你,倒不如,把这块玻璃砸了,勇敢地扑向眼前的风景!心明眼亮,也不用多好看的颜色和过滤!我们自有我们自己的新风潮去赶,不是吗?”
“眼见为虚…”少女的声线沉郁了下来,而后更加明亮,“主持人你说得对!我们又不是那画画的,风景就近在眼前为什么我又要舍近求远去看镜中虚像!这风气风潮早就过时了,现代人的眼界绝不应囿于古老的色性色调才对!”
主持人顿然无声。
“说得好!听你们说的,这有什么好看的!说得好说得好!”电台广播里另一把较弱的声线不着调地附和道,还平添些掌声。
“主持人何不据题讲两句咱们这情感节目能用得上的?”又一把较为内敛沉稳的声线低弱催促道,“念两句诗也好,别输了自家的茶饭阵。”
“咳…”主持人酝酿半晌——
听众洗耳恭听——
“如果用过去的滤镜,想要看清你,我就得先背对你。”
阒然无声。
“要不还是算了,咳咳咳…有些肉麻呢…我身为主持人不该听工作嘉宾的怂恿才对呀。”
“……”
“今晚还是换一句吧。”
“什么?”
“八成是又上什么社会价值囉~”
……
“是什么?”
“千秋一叶,知也,障也,有时候也许得背对真相你才能看到真相,一如如今的新闻得反着读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