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国子监入学?!”
岂有此理,竟敢抢他弟子,可恶!他溜出去一趟,回来家都被偷了。
老张头气的顺了好几口秋梨汤,“不成,不成!那几个老家伙,能教的了你什么?你跟着他们有什么好学的?”
“可是圣旨欸,由不得我们不去吧?”
“皇帝还能强逼人上学不成,你就跟他们说你不去。”
“……”
不讲理了哈。
老张头见他满脸犹豫,不爽快道:“怎么,你真想去啊?那些老家伙,教的有我好?”
柳玉瓷赶紧摇头,“不不,自然是师父教的好!可是,你看啊,国子监有那么多藏书欸,据说先太子太傅的家被查抄后,他家的藏书,亦尽数搬进了国子监……”
他讨好地凑近老张头,给人捶捶肩,目光热切,“当世大儒的家欸,据说竹简韦编成堆,汗牛充栋,坐拥书城……!”
现手上一本书都没有的老张头,哑口无声,更心梗了。
手谕已下,如不如他意都无可更改,何况自家徒儿愿意。
“行吧,多看点书也好。但切记,夫子多,学的杂,你跟我一人学足矣,离会试不足半年,我会给你们三人针对性教导,毋须听国子监那群半吊子瞎教。”
“是,学生多谢师父教诲。”
柳玉岩、方宁紧跟着作揖,“多谢老先生教诲。”
吴煦等人坐在一旁看戏。
二毛感叹,“要不得,老大,他比你还嚣张呢,国子监博士都成半吊子了,你说张老先生以前得厉害成什么样啊?”
“厉害好呀,他越厉害,我瓷哥儿考状元越十拿九稳!”
吴煦关注点不在这,他撞撞二毛,“毛啊,你说老爷子是瓷哥儿师父,又是荞哥儿祖父,石头哥跟荞哥儿成了,我岂不升了辈分,他得喊我师叔!”
“……”
一句“师叔”陡然惊呼出声,震得院子里四人齐齐看过来。
吴煦成功收获柳玉岩一记眼刀。
“不打紧,辈分大,压不住,叫瓷哥儿休了你,另娶良夫……”
“!”
吴煦霍地起身,冲上前与他打闹,“嗷,哪有这样的?你不讲武德!”
“瓷哥儿,你评评理,他是不是很过分?”
柳玉瓷掩唇而笑,拉过方宁与老张头转个身,作势讨论文章,对他的“委屈”充耳不闻。
当夜,吴煦便缠磨夫郎,好好地讨回了公道。
作为对他视而不见的惩罚,吴煦把人翻过来,啪啪打了好几下肉嘟嘟的屁股瓣。
打的很轻,但奈何弹性不错,褪去了衣衫,声音像拍西瓜一样,清越脆响。
第一下,柳玉瓷都被打懵了。
眼里很快蓄起水珠子,“呜?你、你家暴?”
吴煦将人上半身正面抱进怀里,吻去泪花,再去亲亲红肿的地方,“好软……软,这不叫家暴,这叫家暴吗?”
闷重的呼吸声传来,吹得相触的肌肤热热的,痒痒的,那人一面吻,一面问,非逼他说出羞人的情话。
而后,又是轻轻一巴掌,再细细地舔吻,像品尝世间最甜的珍馐,又似琼浆玉露入喉,百骸俱酥。
……
*
隔日,柳玉岩、柳玉瓷二人收拾东西到国子监报到。
柳玉瓷幼时在林家做客,曾被林昭月带着混进来玩过。
对国子监的印象,停留在朱漆大门,统一制式的绀青襕衫,蓄着及腰长须的经学博士……还有顽劣的身在福中不知福的捣蛋学生。
能入读国子监的,除了各省推荐的特别优秀的民间学子,和祭酒、司业等看中的某一方面的奇才,多为官宦勋贵人家子弟。
这些国子生非富即贵,少有用心读书者。
有的家中早有出色的顶门立户的长兄,有的生来便能袭爵,一生锦衣玉食、金樽玉盏,享用不尽。
一群蒙祖庇荫的混子,于他们而言,就读国子监不过就是换个地方找乐子,更不必像寒门学子那样,日夜苦学不辍,求取功名换前程。
甚至,寒门学子有时也是他们的乐子之一。
柳玉瓷便和林昭月装作小书童混进来过,同那些纨绔斗智斗勇,惩恶扬善。
只是……
也没人告诉他,要是小时候“欺负”过的浪荡子转眼成了自己的授业博士,该怎么办啊!
柳玉瓷看着眼前笑如春风、温文尔雅的蒋暮杉博士,头皮发麻。
“小瓷哥儿,不认识我了?”
他僵硬地回以微笑,总感觉对方的笑阴恻恻的。
救命,他还记得我呀?
能不记吗?
呜呜……他也不是故意烧他屁股的,那不是误伤嘛,误伤!
“嘿嘿,蒋博士好。”
柳玉岩察觉弟弟异样,以为他二人有过节,不动声色地挡在瓷哥儿身前,见过蒋博士。
蒋暮杉仍是笑,“无妨,你们来晚了,先找位置坐,课后我带你们逛逛。”
柳玉瓷:……逛什么逛,他不会也要烧我屁股吧?
哎,这屁股真是命途多舛……呜呜。
柳玉岩看了眼课室,前面两排仅零星几人,一看便识出身寒门,捧着书孜孜不倦,打扮花里五哨的公子哥们,满满当当挤在后排,好奇盯着新生。
照往常,两人该当机立断在前排就坐,更便于听课。
可柳玉岩观弟弟态度,怕是与博士有过嫌隙,一时犹豫不决。
“哥哥,坐吧,无事哒。”他还能吃了我不成。
蒋暮杉将两人的动作神情尽收眼底,颇觉好笑。
等他正式开始授课,柳玉瓷亦不再扭捏,不自觉地被其吸引,沉浸在书中世界。
一节课毕,方才如梦初醒。
昔年的顽劣书生,竟真成了端方识礼、才学出众的博士。
“瓷哥儿,我领你们逛逛?”
柳玉岩护着弟弟,“瓷哥儿,不想去便不去。”
“哈哈,琢瑛不必紧张,我并无旁的意思,只是乍见故人,心中欢喜,想叙叙旧罢了。”
柳玉岩打量看着比自己还年长几岁的蒋博士,抿紧了唇。
“真的多虑了!”
柳玉瓷从哥哥身后探出脑袋,“那你不会烧我屁股吧?”
柳玉岩:“!”
“哈哈哈哈哈……”
蒋暮杉被他稚气未脱的模样逗乐,不由放声大笑。
良久,他举手立誓,“我保证不烧你屁股!说来,我还要谢过你和月哥儿。”
“嗳?”
“走吧,我们边走边说。”
原来,即便非富即贵的国子生也会分帮结派,素日除了欺负贫寒学子,互相之间也会别苗头。
这些小团体,多是依朝堂之上长辈们的派系立场分的,哪家长辈官位高,或是皇亲国戚,便以谁为首。
例如,世家和清流,是惯常针锋相对的两派,文官和武将,亦是井水不犯河水。
彼时蒋暮杉便是公侯嫡子的小跟班,终日游手好闲,以欺负寒门学生,看他们出丑为乐。
尤其那时并未对书院霸凌有一个具体的概念,有些富家子在外学的三教九流做派,欺负人的手段,甚至不堪入目。
家里长辈看不过眼,想送入国子监规训教导,哪知人在国子监也能寻乐子,攀附权贵子,以敬献“好玩”的点子折腾人而沾沾自喜。
他不爱自己动手,做那种腌臜事,便是“乐”的那一个。
说来也蠢,每每看人出丑,竟不知提前跑路,经常被抓现行。坏事一起干,锅只他一人背。
直至林昭月在路上偶遇被欺负的书生,正义感爆棚,隔三差五带着柳玉瓷扮男装溜进国子监,行侠仗义。
要么,就是在他们给人关柴房时,骗他们进去,反锁房门关上一宿。
要么,就是他们在课室做机关想给博士泼水时,改动机关,引他们好奇上前检查,反被淋一身臭水。
要么,就是在他们聚众逼迫寒门学子互殴时,打弹珠偷袭,或故意击中马蜂窝,引蜜蜂蜇人。
特别是林昭月身边有一武功高强的随从,屡战屡胜,他们气急,偏偏无可奈何。
告状自是不可能告的,林昭月的爹不算什么大人物,师公却是新帝亲信,何况先动手的是他们,告状多丢份。
而后,五岁的小娃娃柳玉瓷因背了一篇《千字文》,得祭酒赏识,有他相护,更是了不得。
一张小嘴叭叭,毋须实证,祭酒天然便相信他的话。他们只能看他添油加醋,指控罪行,给受害学生道歉。
当然,每每道歉的人,都有蒋暮杉。背后指使的主犯,早桃之夭夭了。
思及往事,柳玉瓷禁不住吐槽,“哥哥,他好笨哦!回回背锅,就非得跟坏人混!”
“那……烧屁股是怎么回事?”
蒋暮杉笑笑,“那日,我被罚抄……”
自林昭月出现在国子监,为受害书生讨公道,那些纨绔子弟似乎找到新的乐子,更乐此不疲地欺负寒门学子,寒门学子被激起反叛之心,两方斗智斗勇,互不相让。
又一次被抓现行,蒋暮杉认命在佛堂罚抄经书,一同罚抄的,也有林昭月相熟的寒门子弟。
两百遍佛经,不抄完不许踏出佛堂。
蒋暮杉那头,有人瞎出主意,说要趁此机会,放小蛇、装鬼吓人。
不承想泄露消息,被林昭月、柳玉瓷知晓。
他俩将计就计,找了另一批人扮鬼,那夜场面混乱,有人遇蛇惊惧之下,碰倒了案前烛台,帘子烧起来了。
他再次后知后觉,逃命都慢一步,跪坐在地上,袍子烧了起来,察觉时屁股已经热热的。
那群纨绔子,早吓得四散奔命,是柳玉瓷第一个发现不对,呼喊着月哥哥救命,赶到他身后,欲拍打他的衣物,被一寒门学子眼疾手快抱走。
而后,有人撕碎他的衣袍,替他将火踩灭,也有人有条不紊地指挥大局,取水运水,及时灭火,未酿成大错。
留下的人,无一例外出身寒门。
除了他的屁股……万幸,只烧到一点衣物。
他感念贫寒学子不计前嫌相救之恩,自此洗心革面,痛改前非,不再与那些纨绔为伍,而是与救他之人结交,勤学苦读,方有今朝。
一旁的柳玉岩初闻此事,脸色煞白,要算旧账了。
完啦。
柳玉瓷一溜烟躲去蒋暮杉身后,“兄长……”
“好他个林昭月,还带你火烧国子监呢?这么大的事,怎么不见你们说啊?”
柳玉瓷扯扯蒋暮杉,向他求助。
“呃……当日参与之人,有王孙公侯子弟,且火势不大,只烧了一点布帛和桌角,便被压了下来,仅国子监内部记过处理……”
柳玉岩盯着弟弟,“哪一日?大晚上你们还溜出去了?”
“就……那日灯会,我们说好看灯,中途溜的……哥哥,我错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