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漫天堂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禁漫天堂小说 > 阳春曲 > 第33章 豫王李询

第33章 豫王李询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此言一出,满园喧哗骤歇。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不远处的松柏夹道间,一名身披玄色披风的年轻男子正疾步而来。

那人一袭华贵紫袍,头戴附蝉金冠,腰系螭纹玉带,行走间袍角随风轻摆,一举一动尽显龙章凤姿之态。

尽管步履匆忙,但他的身形却丝毫不乱,反而流露出一种与生俱来的高贵与从容,让人难以移目。

虽看上去年纪尚轻,可这般容仪气度,纵是满园的簪缨子弟亦难以企及。

看着那人袍裾上隐约可见的盘龙暗纹,程萋萋眸光微凝,心中已大致确认了男子的身份。

此人,想必就是当今圣上的二皇子,同时也是熙和公主一母同胞的兄长,豫王李询了。

方才那一声"曦岚",正是熙和公主的闺名。

“拜见豫王殿下。”

待看清来人的面容后,满园的学子纷纷跪伏在地,朝这位天家贵胄叩首问安。

“免礼。”李询广袖轻拂,玄色披风掠过石阶,漾开几缕清风,“今日是上巳佳节,本王不过随意走走,诸位无需多礼。”

其声犹如松间清泉,端方里透着温润,威严又不失随和,非但没有高高在上的架势,反倒给人一种如沐春风之感。

众人齐声称谢,原本紧张的氛围这才稍稍有所缓和。

应付完众人后,李询收回目光,转而望向阶下被缚的少女,眉宇略微蹙起。

“真是胡闹,还不快把人放了?”

二皇子亲自发话,宫人不敢怠慢,连忙七手八脚地解开了麻绳,给程敏敏松绑。

“皇兄,你这是做什么?”

李曦岚急得绣鞋直跺,鬓边的鎏金步摇也随之乱颤一气,“你不知道,这狐媚子方才......”

然而李询无心听她辩解,只径直走向了瘫坐在地的程敏敏,俯身递出手掌道:“姑娘可还安好?”

他目光柔和,语调轻缓,言语间竟无半分居高临下的意味。

这般纡尊降贵的气度,倒是和那些自视甚高的世家子弟截然不同。

程敏敏怯怯抬眸,只见天光云影间,一张透着贵气的俊脸猝不及防地映入了眼帘。

那人眉眼深邃,轮廓分明,举手投足间自有一股超脱于金玉之外的尊贵气度,仿佛集天地灵秀于一身,让人不由自主地被他所吸引。

她这是……得救了?

程敏敏正欲开口,却忽然意识到那团麻布仍塞在口中,生生封堵住了她的言语。

再想到自己此刻云鬓散乱、衣衫不整的窘态也尽数落入了对方的眼中,程敏敏顿觉羞赧难当,慌忙侧过脸去,不敢直视李询的眼睛。

李询见状,心下顿时了然,于是亲自蹲下身,动作轻柔地取出了她口中的麻布,随后又解下自己的披风轻轻覆盖在她的肩头,将那满身的狼狈尽数遮掩。

“姑娘别怕,今日之事,本王定会替你做主。”

言罢,他振衣而起,转而吩咐身边的侍卫道:“送这位姑娘回府。”

身披银甲的侍卫应声领命,随即侧身让出路来,示意程敏敏跟随自己离开。

程敏敏怔怔望着眼前救自己于水火的贵人,干燥的唇瓣几度翕动,似是有千言万语想要倾吐。

但她也十分清楚,眼下并不是一个交谈的好时机。

程敏敏犹豫良久,终是压下了心头的万千思绪,只轻声道了一句“多谢殿下”,便裹紧了身上的披风,跟随侍卫离开了此地。

围观者见风波平息,纷纷作鸟兽散,只剩下熙和公主仍攥着兄长的衣角不依不饶:

“皇兄为何要替那狐媚子说话?你不知道,她方才一直对玉卿哥哥动手动脚的,言行无状,举止轻浮,想来绝非善类!我不过是略施惩戒,以儆效尤罢了,皇兄为何要拦我?”

见李曦岚仍是一副不知悔改的模样,李询无奈地摇了摇头,轻轻拂开妹妹的手,耐着性子解释道:

“她纵有万般不是,也该交由书院发落,你身为公主,一言一行皆关乎皇室的颜面和体统,可你今日却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对一弱女子当众施刑,我若再不拦你,岂不是会让人觉得我们天家仗势欺人,草菅人命吗?”

“我……”李曦岚朱唇微撅,虽然知道兄长所言在理,但心里却仍咽不下这口气,“可若就这样轻易放过她,叫我如何甘心?”

李询轻叹一声,手指轻点她的额头,恨铁不成钢道:“你若实在意难平,日后寻个机会暗中给她点教训便是,何必像今日这般大张旗鼓,平白损了自己的名声?”

听完了兄长的提点,李曦岚顿觉醍醐灌顶,轻点螓首表示赞同,“原来如此,还是皇兄想的周到!”

见妹妹终于被劝服,李询心中暗自松了口气,转而望向一旁静立许久的沈玉卿,递了个眼色道:“玉卿兄,本王许久未踏足这思齐书院了,不如你带我们兄妹好好游览一番,也算没有辜负了这满园春色,如何?”

沈玉卿心领神会,当即垂首执礼道:“殿下有此雅兴,玉卿自当奉陪。”

见沈玉卿答应同行,李曦岚心中大喜,瞬间将所有的不快抛诸脑后,一手挽着李询,一手挽着沈玉卿,满心欢喜地朝着湖光山色处行去。

——

与此同时,流觞亭女席。

程萋萋一边啃着之前没啃完的胡饼,一边与顾清漪闲聊方才发生在水榭的事。

“若非豫王殿下及时解围,以熙和公主那性子,你那位堂姐不知道还要受多少磋磨呢!”

顾清漪轻摇纨扇,脸上满是感慨之色,“说起来,豫王殿下这般金尊玉贵的人物,竟会为一个素昧平生的女子仗义执言,当真是个仁厚君子,就是不知将来那位豫王妃该是有何等的造化,才能做到与之相配。”

李询去年方才行过冠礼,至今尚未娶妻,是以京中贵女多有攀附之意,盼望着能嫁入豫王府为妃。

听她这么说,程萋萋眼波流转,忽而一脸促狭地打趣道:“你这么羡慕将来的豫王妃,莫非是对豫王殿下有意?”

顾清漪闻言,吓得手中的扇子差点飞了出去。

“我,我哪有?”

她慌忙四顾,确认无人注意这边,这才松了口气,压低声音道:“你可别瞎说,我对豫王殿下不过是寻常的仰慕罢了,哪敢生出这样的非分之想?我顾清漪别的不说,自知之明还是有的。”

不怪顾清漪这般惶恐,毕竟在如今的京城,就算是最倾慕豫王的女子,也绝不敢在公开场合表现出半分对豫王妃之位的觊觎之心。

要知道,当今圣上膝下仅育有三位皇子。

在这三位皇子之中,二皇子豫王年纪最长,也是身份最为尊贵的存在。

尽管圣上尚未册立太子,但大皇子不幸早夭,三皇子身患足疾,四皇子尚在稚龄,如此算来,二皇子李询无疑是所有皇子中最有可能被立为太子的人。

加之他本人品性端方,礼贤下士,在朝中享有极高的声望,所以无论是遵循祖宗之法立长,还是为社稷考虑立贤,他都是储君之位的不二人选。

所以,能成为豫王妃的那个女子,极有可能也会是未来母仪天下之人。

正因如此,李询的生母韦贵妃才会在王妃的人选上慎之又慎,直至今日仍未做出决断。

在这个节骨眼上,谁要是敢表现出半分觊觎豫王妃之位的心思,那便无异于昭告天下,自己对太子妃乃至皇后之位存有野心。

顾清漪的母亲常在贵眷间走动,自是知晓其中利害,所以顾家上下从未有过半分攀附天家的念头。

他们深知,顾家虽世代为官,清廉自守,但与那些势力雄厚,盘根错节的世家大族相比,终究还是少了些根基。

所以,纵然顾清漪本人的容貌才情皆不逊色,但也从始至终都不在皇室择妇的范围之内。

“没有最好,”程萋萋咽下最后一口饼屑,轻搁玉筷道:“像我们这样的随性之人,确实不适合嫁入天家。”

此言既是对现实的清醒认知,也是源自于一些前世的记忆。

她清楚地记得,正是这位备受朝野瞩目的豫王殿下,最终却在圣上病危之际选择了起兵造反,亲手终结了大周近二十年的太平盛世。

而那位韦贵妃为他精心挑选的豫王妃,也在这场动乱中沦为了皇权斗争的牺牲品。

自那以后,程萋萋便深刻领悟到了福祸相依的道理,知道那些看似光鲜的荣华富贵之后,往往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凶险。

重活一世,她已不再奢求许多,只期望能避开前世的劫数,平安顺遂地度过此生罢了。

顾清漪不知程萋萋心中所想,只轻轻颔首以示赞同,“是啊,凤凰台虽高,但也终归不如做檐下燕安稳,与其舍命去搏那泼天的富贵,倒不如过好眼下平平淡淡的日子来得实在。”

她自幼便体弱多病,常被医者断言难以活到出阁之时,正因如此,她心中最大的心愿,不过是无病无灾,能多些时日陪伴在爹娘身边罢了。

至于姻缘一事,她也十分看得开,有缘则嫁,无缘亦不强求。

程萋萋指腹轻抚过酒盏边缘,眸光微微泛动。

平平淡淡的日子吗……

这看似寻常愿景,于世间多数人而言,却是求之不得的奢望。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自古以来的道理,岂是凡人能够轻易动摇的?

程萋萋摇首苦笑,随即撇开心中杂念,举盏笑道,“罢了,不说这些了,今朝有酒今朝醉,今日逢此良辰美景,不妨喝它个不醉不归!”

“好,不醉不归!”

顾清漪亦举杯相应,两人相视一笑,仰头饮尽杯中残酒,将万千愁绪尽付酒中。

曲水溪畔湖风徐来,携来几缕野芳的幽香。

远处隐约传来几声学子们的欢声笑语,仿佛先前的纷扰不过是投石入湖,涟漪散尽后,又恢复了最初的宁静祥和。

——

与此同时,城东裴宅。

许是近来天气渐暖的缘故,裴佑的病情略有好转,竟能勉强支起身子,下榻走动了。

草草收拾完几处屋角后,他便扶着门框缓步挪进了裴书谨的书房,想要替儿子归置书册。

然而,正当裴佑准备着手整理书案上堆积的宣纸时,他的目光却忽然被端砚之下压着的一张字迹娟秀的笺纸所吸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