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漫天堂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禁漫天堂小说 > 佟佳贵妃要长寿(清穿) > 第38章 辣白菜

第38章 辣白菜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金秋十月,永和宫的白菜地终于迎来了收获的时节。

伊尔哈特意选了个休沐日,好让所有孩子都能参与。谁知消息一传出,纯禧、荣宪和端静三位公主就结伴找上门来。

"皇额娘偏心!"纯禧扯着伊尔哈的袖子撒娇,她比两个妹妹更大胆些,"种菜时不叫我们,现在倒想起我们来了?"

荣宪和端静虽然不敢造次,但两双水汪汪的眼睛也直勾勾地望着伊尔哈,活像两只被冷落的小猫。伊尔哈被她们闹得没法,只好许诺让她们最先挑选要收的白菜。

胤褆和太子倒是端着架子没多说什么。只是某日请安时,胤褆状似无意地提了句:"听说永和宫的白菜长得挺好?"太子更是直接,临走时轻飘飘扔下一句:"收菜那日,孤已吩咐太傅调课了。"

最让伊尔哈担心的是胤祉。这孩子自从进了上书房,越发沉静寡言。当伊尔哈特意去阿哥所邀他时,他正捧着《论语》看得入迷,闻言只是淡淡点头:"儿臣遵命。"那模样,活脱脱是个小老夫子。

收菜这日,秋阳正好。伊尔哈早早命人在菜地旁摆了茶点,还准备了小竹篮和木铲。纯禧三姐妹果然最先到,穿着简便的骑装,发间只簪了朵绢花,生怕弄脏了华服。

"要连根拔起哦。"伊尔哈示范着动作,"然后轻轻抖落泥土..."

话音未落,胤褆和太子就结伴而来。一个穿着短打劲装,一个着杏黄便服,哪还有半点皇子和储君的派头?两人二话不说就加入了收菜队伍,比公主们还积极。

最令人惊喜的是胤祉。起初他还拘谨地站在一旁,可当发现白菜根上爬着的蚯蚓时,竟蹲下身认真观察起来。伊尔哈趁机递过小铲子:"三阿哥试试?书上的农事,总要亲手做过才明白。"

渐渐地,胤祉的动作越来越熟练,甚至主动教五阿哥怎么捆菜叶。阳光照在他久违的笑脸上,那个埋在书堆里的小古板,终于又变回了活泼的孩子。

金灿灿的秋阳下,永和宫的菜地热闹非凡。

大孩子们挽起袖口,蹲在菜畦边各显神通。胤褆力气最大,双手握住白菜根部猛地一拔,整颗菜就带着泥土被拎了出来;

太子虽然动作斯文,但胜在细致,每颗菜都拔得干干净净,连一片菜叶都不伤着;胤祉则像个老农般专业,先松松周围的土再拔,省力又利落。

小不点们也不甘示弱。五阿哥和五公主组成"运输小队",抱着比自己脑袋还大的白菜,摇摇晃晃地往箩筐那边跑。

昭宁负责"质检",小手麻利地翻检菜叶,发现虫眼的就果断掰下来扔进废料筐,活像个严厉的小监工。

"这里!这里坏了!"五公主突然指着片叶子叫道。胤禛立刻凑过去,却见那不过是片被阳光晒黄的叶子,不禁失笑:"五妹妹,这是晒伤的,不算坏。"

说着示范性地摘下一片真正腐烂的菜叶,"要这种带着黑斑的才要扔掉。"

伊尔哈站在廊下看着这一幕,手中的茶都忘了喝。只见胤褆和太子不知何时竟比起赛来,看谁拔的菜又多又好;

纯禧三姐妹则把菜叶编成了花环,戴在五公主头上;连最安静的胤祉,此刻也满脸是汗地指挥着弟弟妹妹们分类装筐。

秋风拂过,带着泥土和白菜的清香。那些被摘下的坏叶子堆成了小山,而完好的白菜则在箩筐里码得整整齐齐。

伊尔哈忽然想起民间那句老话——"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她播下的何止是菜种,更是这些孩子们手足情深的种子。如今看来,倒是都长得不错。

嘿嘿~

……

忙活了一上午,几筐水灵灵的白菜整齐地码在廊下。孩子们洗漱完毕,换上干净的衣裳,一个个小脸红扑扑的,发梢还带着水汽,就被伊尔哈招呼着围坐在膳桌旁。

在清朝宫廷祖制中,向来只有早膳和晚膳两顿正餐。但伊尔哈这个穿越而来的灵魂,始终改不掉一日三餐的现代习惯。

起初内务府还战战兢兢地劝谏,可当看到皇贵妃亲自为饿肚子的皇子公主们张罗点心时,谁也不敢再多嘴了。

永和宫的小厨房从此成了紫禁城最忙碌的地方。寅时三刻准备早膳,午时准点开席,申时再加一顿简餐。昭宁和胤禛这些常住永和宫的孩子,很快就养成了规律的饮食习惯。

最让御医惊讶的是,这些小主子们不仅没因多食积滞,反而个个面色红润,比单吃两顿的时候更健壮了。

等胤褆、太子他们搬去阿哥所后,这习惯竟也跟着带了过去。大阿哥头一天就闹着要"午膳",把伺候的太监急得团团转。

消息传到内务府,管事的刚想以"祖制不可违"推脱,就被皇贵妃一道口谕堵了回去:"阿哥公主们正在长身体,饿坏了谁担待?"

贵妃和四妃们也不反对,永和宫一直是这样养孩子的,这些年来孩子们极少生病,她们眼见着孩子们个头窜得快,读书习武都更有精神,也就默许了。

惠妃甚至悄悄让延禧宫的小厨房也备起了午膳——毕竟谁不心疼自家孩子挨饿呢?

"尝尝看,"伊尔哈指着正中那盘清炒白菜,眼中闪着怀念的光,"这是皇额娘最爱吃的。"

翡翠般的菜叶盛在青花瓷盘里,只简单用蒜末清炒,却散发着最本真的清甜。

伊尔哈夹了一筷,记忆突然回到前世——大学宿舍里,她最想念的就是妈妈做的这道家常菜。那时觉得,世上再没有比这更美味的食物了。

"哇!好甜!"昭宁惊喜地瞪大眼睛,完全没想到平平无奇的白菜能这么好吃。

太子尝了口白菜饺子,烫得直哈气也不舍得吐出来:"唔...比御膳房做的鲜!"

最让人意外的是胤祉,平日挑食的小家伙,竟然连吃了三个饺子。五阿哥更是把脸蛋都埋进了碗里,吃得满嘴油光。

……

伊尔哈正给昭宁夹着白菜饺子,忽听殿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接着便是小太监那尖细的嗓音:"皇上驾到——"

筷子在半空中顿了顿,伊尔哈险些没忍住翻白眼的冲动。

她早该料到的!每次太子留在永和宫用膳,这位九五之尊总能"恰好"路过。上次说是来赏梅,上上次说是来看胤禛习字,这次不知又要找什么由头。

"儿臣参见皇阿玛。"太子反应最快,放下碗筷就要起身行礼。

康熙大步流星地走进来,目光在满桌菜肴上转了一圈,最后落在那一大盘晶莹剔透的白菜饺子上:"朕听说...孩子们在收白菜?"

伊尔哈强忍着没戳穿他——这消息传得可真快,太子才坐下不到一刻钟呢。她挂着得体的微笑起身:"表哥来得正好,尝尝这白菜饺子?是孩子们亲手收的菜做的。"

康熙从善如流地坐下,梁九功立刻机灵地添了副碗筷。五阿哥献宝似的把自己碗里的饺子推到父皇面前:"汗阿玛!这个最好吃!"

"嗯,是不错。"康熙尝了一个,状似随意地问道,"听说还准备了些让孩子们带回去?"

伊尔哈心里暗笑,果然在这等着呢。她故意慢条斯理地给昭宁擦擦嘴:"是呢,惠妃妹妹最爱吃饺子,荣妃喜欢清炒的..."

话没说完,康熙就轻咳一声:"乾清宫的小厨房...最近做的菜总欠些火候。"

太子在一旁憋笑憋得脸都红了,赶紧低头扒饭。伊尔哈从善如流地吩咐琉璃:"去,把备好的食盒再添一份,记得多放些醋——皇上爱吃酸口的。"

伊尔哈眼角余光瞥见康熙已经夹起了太子碗里剩下的饺子,心头猛地一跳。她急忙朝琉璃使了个眼色,让厨房立刻再煮锅饺子应急。

琉璃会意,借着添茶的功夫快步退了出去。一出殿门就提起裙角小跑起来,心里直打鼓——虽说皇上今日心情好,可让万岁爷吃阿哥公主们的"剩饭",这要传出去还得了!

殿内,伊尔哈故作镇定地给康熙斟了杯菊花茶:"皇上尝尝这新摘的白菜,是孩子们亲手种的。"她特意强调了"亲手"二字,果然引得康熙眉梢微扬。

"嗯,是比御菜园的鲜甜。"康熙又夹了片清炒白菜,竟是对着五阿哥用过的筷子毫不介意。太子见状,默默把自己那碗没动过的饺子往父皇那边推了推。

等新煮的饺子端上来时,康熙已经就着孩子们剩下的菜用了小半碗饭。

琉璃悬着的心总算放下,却见皇贵妃又给她递了个眼色——食盒!那些要给各宫娘娘带的饺子差点被忘了个干净!

于是永和宫的小厨房这日破天荒地煮了五锅饺子。当康熙终于心满意足地准备起身时,不仅各宫娘娘的份例备齐了,连乾清宫都额外得了两食盒。

康熙放下茶盏,抬眼看向太子:"保成可要跟朕回去?"

太子正捧着碗喝饺子汤,闻言小脸一僵,汤匙在碗边轻轻磕了一下。他偷偷瞄了眼窗外的菜地——那里还堆着上午没收拾完的白菜呢。

"孤......"他抿了抿嘴,声音不自觉地拖长了调子,"想在姑爸爸这儿再玩会儿~"说完又赶紧补充,"晚膳前一定回去温书!"

伊尔哈见康熙挑眉,连忙打圆场:"皇上不如也留下?臣妾正要带孩子们做辣白菜呢。"她指了指廊下那几筐特意留出的白菜,"按高丽那边的方子,加些梨汁和虾酱,滋味最是爽口。"

康熙看着太子瞬间亮起来的眼睛,又瞥见五阿哥已经迫不及待地扒着门框往外张望,终是笑着摇了摇头:"罢了,朕还有折子要批。"起身时却对太子道,"做好记得往乾清宫带些来。"

太子如蒙大赦,恭送圣驾后立刻恢复了活泼模样,拉着昭宁就往菜地跑:"妹妹快来!咱们挑最水灵的做!"

午后的阳光斜斜地洒在永和宫的廊下,孩子们围坐在大木盆旁,一个个精神抖擞,全然没了平日的困倦。

伊尔哈挽起袖口,面前摆满了各色调料——鲜红的辣椒粉、雪白的蒜末、金黄的姜丝,还有特意准备的梨汁和虾酱。

"先试试这个。"伊尔哈将研磨好的辣椒粉分到小碗里,给每个孩子发了一双棉布手套。昭宁迫不及待地伸手去抓,立刻被辣味呛得打了个喷嚏,惹得众人哄笑。

太子学得最认真,小眉头紧锁着按伊尔哈教的顺序添加调料:"姑爸爸,梨汁要放这么多吗?"

"对,这样能去辛辣。"伊尔哈握着他的小手调整分量,"保成做得很好。"

另一边,胤禛和五阿哥已经玩开了。五阿哥整张小脸都沾满了辣椒粉,活像只小花猫;胤禛则把调料混成了奇怪的紫色,还得意地向姐姐们炫耀。

五公主最是乖巧,安安静静地跟着琉璃学揉搓白菜,虽然动作笨拙,但格外认真。

"轻些,像这样..."伊尔哈示范着将调好的辣酱抹在白菜叶上,孩子们立刻有样学样。

不过真让他们做完所有工序是不可能的——辣椒会灼伤娇嫩的皮肤,盐分也会让小手发皱。所以大部分工作还是由宫人们完成,孩子们只体验最有趣的部分。

夕阳西沉时,几十颗辣白菜整齐地码在陶缸里。每个孩子都分到了一小坛自己"参与制作"的成品,连五阿哥都得了贴着他名字的迷你罐子。

太子抱着他那坛,已经开始盘算要往乾清宫送多少——毕竟答应过皇阿玛的。

紫禁城的宫墙内,消息总是传得比风还快。永和宫的白菜饺子还没出锅,各宫娘娘们就已经得了信儿——今儿个皇上又"凑巧"赶上了皇贵妃那儿的午膳。

延禧宫里,惠妃一边修剪着花枝,一边听心腹宫女禀报:"大阿哥带回来的食盒已经送到小厨房了,说是亲手包的白菜饺子..."

"本宫缺的是这口饺子吗?"惠妃轻哼一声,剪刀"咔嚓"剪下一截枯枝,"重要的是皇上跟保清一块儿用膳了!"她放下剪子,若有所思,"去打听打听,太子可说了什么?皇上心情如何?"

同样的场景在景阳宫、钟粹宫接连上演。荣妃接过胤祉带回的辣白菜,第一句话问的是:"皇上尝了吗?可说了什么?";宜妃捧着五阿哥献宝似的送来的小菜坛,眼睛却一直往乾清宫的方向瞟。

就连最淡然的僖贵妃,在收到昭宁托人送来的饺子时,也忍不住多问了一句:"皇上今日除了太子,可还关注谁了?"

永和宫的这场午膳,在这些娘娘眼里,早就不只是一顿饭那么简单。皇上去了几次?跟哪个阿哥多说几句话?对太子可有关切?这些细节才是她们真正在意的。毕竟在这深宫里,圣眷就是最大的风向标。

……

冬日里,塔娜跟着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