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漫天堂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禁漫天堂小说 > 顾盼 > 第4章 第 4 章

第4章 第 4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顾宅的年节过得格外低调。

好容易熬过休沐,一开年,顾泽便递了札子称病辞官。

铨曹拿了札子向吴文伟请示。

吴文伟只扫了一眼,嗤笑一声,对着铨曹的主事道:“谁还没个病痛,既是病了,休息十天半个月也不打紧。如此便要辞官,岂不是叫人背后骂我不近人情?”

主事略知年前顾吴两家的闹剧,原以为只是走个过场请示一番,却不料惹出吴相一番话来。若按他的料想,以吴相的作风,只怕希望顾家立时消失,知顾泽此时递札子,应会抚掌称快,立时盖印允准,再要加急处理,最好叫他明日就躺在故乡的床上才是。

此时得了示意,他正盘算着回去要如何传达吴相的旨意,便又听吴文伟阴恻恻补了一句:“司农寺春日点检最是事忙,若是耽误了大内,可是大罪。如今顾大人不在,可要叫司农寺众人尽心些,别害了自己,还要牵连养病中的顾大人。”

不过这句,主事却是听懂了。

——若不老实当差,寻个由头,叫你们上下全遭殃。

主事懂了,顾泽自然也懂了。

好在春日确实事忙,除了仓储点检外,还有城内和京郊的耕种,他每日奔波往返,忙得脚不沾地,也稍抛了些许烦心事于脑后。

.

陈国公正月初喜得麟儿,早早便预备席面,在二月初遍邀亲眷。

陈国公家的女儿朝妍素来同端玥和盼之交好,特意递了满月宴的邀贴。

宴席当日正门大开,往来宾客如云,好不气派。

朝妍个子高挑,面容清俊,今日穿了一件红色长袍,束发窄袖,极是利落,见了几人张罗道:“你们终于到了,念叨你们多时了。”

端珩领着一众儿郎往前院同叔伯大人们见礼,后面便是相熟的娘子们聚在一起焚香品茶。

众人见到端玥和盼之高兴极了。端玥笑着解释道:“二叔家的两位兄长今年要应试,最近总要天擦黑了才能放课。今天托了小公子的福,我们才能出门来呢。”又瞧着朝妍道:“你今日的打扮,真是俊朗。”

崇文院姚大学士的孙女姚四姑娘最是心直口快,大笑道:“你们来得太迟,刚刚朝妍耍了一套枪,更是行云流水,风流飒沓。”

朝妍也笑:“刚刚在厅上‘洗儿’,不知哪家的古董,非说我抛头露面、做男儿装束不成体统。我便用我的长枪百步穿杨,替他叉了只院中的果子,才叫他闭嘴。”

端玥惊叹又担忧:“那你可惨了,恐怕国公爷回头,定要被参上一本。”

朝妍无所谓摆摆手:“我早成他们的眼中钉,不差这一回了。”国公府人丁不旺,只而立之年得了朝妍一女。国公夫妻近些年身子也不大爽利,族中耆老几番游说国公过继嗣子,全靠朝妍耽误这几年的婚嫁操持阖府,才算勉强搪塞过去。

盼之也跟着撇嘴:“都是他们弄出这些破烂规矩。若论本领,朝妍姐姐比寻常儿郎要厉害千百倍。”

朝妍捏了捏盼之的脸蛋,笑道:“比不上你,是东京城交口称颂的侠女。”

龙图阁李家的李二姑娘也紧跟着道:“吴礼自年前闹过一场后,再也没出来作恶。顾侠女功不可没,满东京都念你的好呢。等会吃饭,可得多敬你几杯。”

朝妍忽想起什么,赶忙道:“弟弟出世时,贵妃也差人送了礼,所以这次也给贵妃下了帖。娘娘没来,倒是郡王持帖来了,还带了吴家几个兄弟,便有吴礼。不过想来他们要在前厅和众位大人应酬,但你们在后院总归要小心些。”

正说着,朝妍的贴身女使匆忙过来禀:“姑娘,后湖芳菲亭那里闹起来了。郡王和明家的大姑娘不知道怎么有了龃龉,郡王推了大姑娘一把,只是二人叫人拉开后,明大姑娘却发现自己的玉佩不见了,说是亡母遗物,也不知是不是掉进湖里了,明大姑娘如今哭得厉害,姑娘快去瞧瞧吧。”

朝妍匆忙去了,姚四姑娘撇嘴:“跟他们吴家沾边,准没好事。不管他们,咱们玩自己的。”又冲着端玥道,“刚刚正说要飞花令呢,你这京中出了名的大才女来了,可躲不掉。”

端玥笑道:“不许你胡说,我平日也只题着玩,上不得台面。”

盼之也笑道:“我的学问是最差,不过也舍命陪君子了。但先说好,笑掉你们的大牙可别赖着我请大夫。”

姚四笑道:“你一双巧手,谁敢笑话你。说起来,你年前帮忙搭的雪灯,往来亲眷都在问呢。吴家有个外甥来问,我没告诉,他竟带着工匠上门偷学,叫我领人打回了家。”

众人捧腹大笑,端玥也捂着肚子赞道:“打得好!真真儿是‘但使姚四姑娘在,吴门休得窃玉台’!”

姚四笑啐了一口。

众人笑了半晌,李二开口道:“今儿是公府麟儿满月,咱们便以‘安’为令飞花,祈愿安康。”

众人起哄端玥开题,端玥也落落大方,笑着道:“那我便先献丑,只做抛砖引玉:‘珠玑安枕闻韶乐,祥光盈怀忘世忧’。”

姚四点头笑:“果然是东京城内第一才女。这头起得好,实在应了今日珠玑昭日月、麟儿沐祥光的盛况。”一旁女眷也都笑着称喝,姚四略一思索,又道,“那我便接‘安得长风云万里,豆蔻一色贯青溪’。”

李二笑道:“好文采,既和了春景又和了人。我便接‘庭前芍药安香砌,半掩菱窗月自流’。”

一连几对皆是文采出众,众人兴致高企,一一皆对了。

盼之眼见拖延不过,磨磨蹭蹭道:“那我也献丑了,你们可不准笑——”

“雕虫安能慕华章,不如腹内添锦馕。”

众人闻言,皆捂嘴笑了起来。姚四更是笑弯了腰,将糕点推在盼之面前,道:“好一个一语双关。盼之年纪小,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可不能饿着。”

众人又是捧腹,笑闹间忽听端玥招呼道:“端珩。”

往前端珩伴读事忙,极少参与小辈们的宴饮,女眷们只听他端方美名,但久不得见本就好奇,如今顺着端玥的话音瞧去,忽见他如明珠在侧、朗然照人,不由窃窃私语起来,面上不禁含了几分羞赧。

倒是姚四极爽快,上下打量了端珩,笑道:“原来是文公子。许久不见,你同端玥这对同胞姐弟,更似芝兰玉树了。”又向他解释道,“刚刚盼之妹妹自谦,言‘雕虫安能慕华章,不如腹内添锦馕’,咱们正笑呢。早听闻文公子才华斐然,不如就请公子接下句,为盼之妹妹解围吧。”

端珩听她提到盼之的飞花令,也不由笑了,但不过片刻,便道:“乃求千仓盈万方,饱看人间永顺祥。”

李二率先赞道:“好!”

姚四也道:“早前拜读过公子的策论,连祖父也赞不绝口。如今一见,公子才学果然名不虚传。不如同咱们做个伴,一同再玩几圈。”

前院人多嘈杂,端珩同相熟的长辈一一见了礼。众人知他如今赋闲在家,总有几分格外的关照,他心中却觉得别扭,也不愿再呆,便来了后院寻端玥,见端玥同一班女眷正兴起,原想离开,却不料叫端玥先一步叫住。

端玥自知他心思,也道:“马上也要用晚饭了,咱们热闹热闹,前厅的应酬也不差这一时半刻。”

众姊妹又商量用“华”字飞花,端珩也不言语,只听众人安排,倒是盼之苦着脸百般告饶,又得众人好一顿调笑。

几人又热闹了一番,直到身侧一阵嘈杂,奚落之声传至众人耳畔:

“瞧瞧,什么叫栋梁之才。暮登天子堂的美梦落空,立马便改换门庭,混迹在娘子们之间,想赶一回榜下贤婿的时兴,如此识时务者,才叫栋梁。”

盼之回头,发现竟是吴礼。

端玥也看见吴礼,忙将盼之护在身后。

吴礼身侧立着一个身着织锦团龙纹袍的少年,雍容骄矜,气度非凡,身边还簇拥着几个同样衣着华贵的少年公子。

端珩恍若未闻,只面色如常起身行礼:“参见高平郡王。”一旁众人这才忙跟着行礼。

吴礼打量一圈,哼笑道:“怎么,文氏的大树要倒了吗,要咱们文公子这般抛头露面另寻高枝?”

盼之见吴礼的张狂模样便气恼,正想说话,被端玥止住。倒是姚四忍不住呛声道:“相府便是这样的规矩教养,叫你如此在胡言乱语、馋口生事吗?”

郡王并不说话,只看着几人,面含嘲弄、神态轻浮。

吴礼觑了郡王一眼,愈发得意,挑眉道:“殿下在此,你是哪家的娘子,怎敢如此造次?”

盼之终于忍不住,站出来大呵:“吴衙内,又是你。早先在开封府,纪王殿下便叮嘱你要谨慎谦和,不可生事,你也因此连累大相公受殿下责备,这才不过月余,你竟又敢再犯?”

吴礼这才看见盼之,咬牙切齿道:“顾!盼!之!你竟还敢露面!”

盼之却并不怕他:“你连累大相公在先,如今又想连累郡王。今日之事若叫纪王殿下得知,你可想过殿下会如何看待郡王?”

吴礼只觉气血上涌,全然不曾看见郡王渐沉下去的神色,怒道:“你敢!”

盼之冷笑一声:“我是不敢,不过如今这院中这样多人,都听见看见你言行狂悖,你当真敢保证,所有人都不敢?”

方才几人争执时,往来宾客瞧见热闹,都驻足都往这边打量,现下远近早站满了人。

吴礼还想开口说话,郡王不耐呵道:“闭嘴!”接着又拱手为礼,似笑非笑道,“小娘子所言有礼,是本王御下不力,叨扰各位了,告辞。”

众人又行礼恭送,却不知郡王为何脚下一滑,趔趄中袖间赫然掉出一块玉佩。

玉佩与石面相接,叮当一声,碎成两半。

.

“花厅乱了套了,大人们知道院中的事,气得饭也吃不下,直骂郡王不成体统呢。明家大姑娘哭晕过去几好回,真是可怜。”

“郡王是皇帝的儿子,要什么没有,何苦去偷旁人的玉佩?明大姑娘幼年丧母,听说那玉佩还是大姑娘母亲留下来的遗物,如今闹成这样,当真作孽。”

“听说贵妃早年不过是哪个王府的舞姬,不知祖上积了什么德竟一步登天成了贵妃。这样的身世,可能就是瞧着喜欢顺手偷了呗。就说郡王身边站着的那个吴礼,那可是京城中有名的泼皮……”

朝妍早请了众人移步花厅,郡王不欢而走,后院之剩了些仆妇丫鬟,忙里偷闲谈论着刚才的闹剧。

盼之溜出来,左右打量着,终于在后湖假山边看见了临湖而坐的端珩。

人群散去,风一吹,倒还有几分冷意。

她犹豫了片刻,还是走过去,在一旁坐下。沉默了一会,盼之终于开口道:“今日人多嘴杂,总有人胡说八道,你别放在心上。”

端珩平静道:“无妨,若要同他们计较,只怕一天二十个时辰也不够。”

盼之看他的神色,并不像为这些闲言碎语而难过,稍稍放下心来,但还是说:“我知道他们都是胡说。”她神情真挚,顿了一顿,又道:“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先生在课上讲过你写的平戎策论。还有,年后梁先生课上,我溜去玥姐姐房中吃了几块糕饼,路上瞧见你了。你听内侍报了皇后殿下病重后哭了,我看见了。我知道,你所悲并非失路,只是心疼两位殿下遭蒙不公。“

端珩没料到她会这样说,一时怔愣住。

众人皆知事发那日,是楚王听闻皇后急病,告假去了坤宁殿,却不想皇帝突然兴起前往资善堂考较皇子的学问,见楚王不在大怒。原是要贬黜楚王,李大学士阻拦,才撤换了皇子伴读了事。

这样昭然若揭的阴谋。

这样昭然若揭的羞辱。

这月余来他不甘、气闷,但又止不住的悲从中来。

他替他们不平。

可是,她是怎么知道的呢?

容不得他细想,他便控制不住鼻尖一酸,下意识便偏转过头去。

避开她光华流转的奕奕眸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