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奶奶叹了口气,说道:“我何尝要与她闹这么一场,她千不该万不该口口声声说我江家女儿如何,不说她一个妾,就是正经奶奶也没见说这么样的硬实话儿。我这个女儿,在家中就是我的心头肉,人物品貌哪一样拿不出手。成亲两年,又给你们许家添上一个大孙孙,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就是纳妾收丫头,也不该当着我这个岳母的面儿说。谁家没有几个妾室丫头,个个都像她似的,家里还成个样子。许奶奶,不是我要说,你就是好性儿也到不得这个地步,什么时候儿轮得到一个妾在人前说话儿,叫人见了笑话儿,人不说你性宽,只说你糊涂,纵得奴才不知道天高地厚。我这都是为你的好话儿,你愿听则听。”
许奶奶说道:“亲家奶奶的话我如何不知道,只是许多事也由不得我做主,况且她又年轻,老爷又爱重,说不得许多事软和着就过去了。如今我身边儿这个又与她家大房里结了亲,说话儿就要娶进来,怎好说她太重。”
江奶奶说道:“我说也总有个缘故儿,与妾家里结亲,多少事缠搅在一起,奶奶如今不把规矩立起来,日后等成了气候了,那才是个死。”
许奶奶沉默半晌,说道:“这事说着容易,却难行。”
江奶奶伶俐人儿,听了许奶奶声口儿还有什么不知道的,转了口风,说道:“明日我回去,女儿原是嫁给你们家的,日子好歹都是他们自己的。我前阵子听说仁哥儿很不成个样子,如今说他又读起书来了,我心里也高兴,这才是正经事。他有这么个亲娘,这是命里的事,谁也耐何不得,我的女儿却受不得窝囊气,日后若叫我知道了,我一定不依的。”
许奶奶笑道:“媳妇是我的媳妇,嫁进来这些日子,家里上下没有一个不夸的,又好模样又知书达理,人都说打灯笼难寻,谁敢怠慢。就是仁哥儿,别看他如今大了,他老子说一句儿还是一句儿。”
这头许奶奶正劝着江奶奶,江氏着人悄悄走到前头将事告诉继仁,继仁听了大惊,急得了不得,又不敢去后院。正在书房里呆坐,忽然见许住进来说老爷叫他过去,继仁一惊,心道:“难道这事老爷已经知道了?就是知道,也不该先见我才是。”心里揣着暗鬼,一步一挪,往前头来。
原来知观有心要与儿子捐个前程,前头说托人走关系,走得就是京里刑部王臣元的路子。王臣元祖上是庆林府人士,他随父兄叔叔在京中居住,在刑部做一个小小的主事。旧年间,知观上京赶考时节,就是赁得他家的房子住。臣元小知观三岁,又是同乡,且臣元为人豁达,行事沉稳,与知观十分合得着。后来知观选出来,外放做知县,臣元留在京中,两人虽然相隔千里,但一直通着书信,十分要好。
臣元这次回来,是送父灵回乡安葬,事情俱办妥之后,无有别事,只是四处游逛,赏些乡间野趣。知观几次写信邀他,都因别事拖着,不好来得,前日得闲,骑着个驴儿,跟着个小童,往青云来,要拜访知观。知观听说,十分高兴,早教人在城门口接着,一应行李都搬在前头院子里,不许在客店居住。臣元见知观如此厚情,心中也高兴,两人白日里说话儿,晚间同塌而眠。
知观早前写信将要与儿子捐前程的话和臣元说了,趁着臣元这次来要问一问这个话,只是臣元才来,不好遽然开口。这日吃过午饭,臣元等知观下了午衙,请他到院中,忽然将一封信拿出。知观看了,见上头明写着与长子捐了个华云府华云县的知县,心中大喜。华云府地处南边,算不上十分的大县,但也不是那等远山恶水的穷县,又且兼着交通发达,往来方便,着实是个好去处。
臣元笑道:“兄所托之事,一直在弟心上,今日有了实信儿了,这才赶来告诉兄。”
知观喜道:“这件事全靠兄作成,来日一定重谢。”
臣元笑道:“你我弟兄还说什么谢字。令公子年幼,又是初仕,若是去那穷乡僻壤地方,与那刁民周旋,咱们孩子斯文,应付不来这些刁民,只怕要吃亏。这华云县虽算不得一个大县,但胜在民风淳朴,老兄不知,这样一个去处,京里已经要到了五千银子,这还是托了人的。咱们自家的孩子,不比别人,兄只需二千银子就可玉成此事,这还是看老父亲旧时朋友的面子才得来的。兄若同意,早开发了他们,早则年后,迟则明年三月定能上任。”
知观道:“如何这中间会错两个月光景儿。”
臣元笑道:“这里头也有个缘故儿,我一发的和兄说了吧。兄在外头,不知道京里的事情,如今的年月可不比往时了。”臣元伸出两根手指,在眼前一晃,悄声笑道:“这位爷今年不知道走什么背运,手底下的人被参倒了两个,这华云府知府是温驸马的亲表弟,查出来在任上受贿三百万两白银,这样巨贪,自祖宗朝到如今也找不出来一个。兄不记得先帝时候的何总督,总贪一百五十万两白银,满门抄斩。这事连温驸马也牵扯进去了,不是公主求太后娘娘,且还要闹一阵子。这位爷去求了情,不知怎么触怒了今上,让他在崇政殿里头跪了一个时辰。如今华云府知府斩了,抄了家,家人俱流徙三千里烟瘴地带。治下的十三个县令砍头的砍头,流放的流放,空出的这些位子谁不盯着。还亏得老兄这信来得及时,再晚两天也轮不到咱们了。”臣元又凑近了知观,低声说道:“我再与老兄透个的实的消息,这华云府的知府是容王爷的亲信,十三个县令里八个都是容王爷的人,老兄还要警醒着些。”又一笑,说道:“说不得,你如今也算是容王爷的亲戚了,只怕他们见了令郎,还要小意儿伺候,日后做官,还怕不平步青云么。”
知观倒不意料这里有这许多的曲折,陡然听见,心里忍不住就突突起来,突突过了又有些欢喜,半晌说道:“今日听兄一番话,才知道这里有这些内情。我倒也风闻说办了几个官员,倒不想还牵扯着温驸马。原来这华云府里都是大皇子的人,小儿莽撞,是个二软心软的人,又不曾见过大世面,又没在外走动过,只怕得罪了人。”
臣元哈哈笑道:“老兄太小心了些。以兄和容王爷家的关系,还怕他们做什么。疏不间亲,见了令郎,只怕他们还要斟酌着些儿。”
知观笑道:“这也不敢当的很,为官还是谨慎为好,何苦得罪他们。我这把年纪,只得这点骨血,实不指望他们有多大出息,只管着自家也就罢了。不瞒兄说,我这个儿子,秉性还是好的。”
臣元笑道:“咱们家的孩子准错不了,看老兄为人便可知家风。今年开了恩科,兄怎么不让二公子下场试试,十几岁的娃子,不中也是寻常,还该下场练练手才好。”
知观道:“我虽不敏,也还知道这个道理。也是该着,小儿身体一向康健,临入场头几天,忽然得了个疟疾,把家里人吓得了不得。一连躺了七八天才能起床,连个贡院的门也不曾入得,岂不是天意。叫我心里还有些可惜,不想小儿倒全不放在心上。”
臣元笑道:“小小年纪,却有这样心胸,此子将来大有可为,将来前途绝不在兄之下。”
知观听了臣元的话也颇为得意,笑道:“借兄吉言。”又说道:“兄为我办成这件大事,于情于理也该让犬子来亲自拜谢。”
臣元笑道:“那年见令郎,还只有三岁,许多时不见,若是当街遇见,也要当面错过。”
知观吩咐人去叫继仁,继仁慢慢走将来,进了屋子,见屋中坐一位穿长衫的男子,约五十多岁年纪,瘦长身材,眼神矍铄,举止有度,继仁心道:“想来这就是昨日来的那位王先生了。”心中这样想,早走上前去与二人行礼。知观指着臣元说道:“这是你王世叔,一直在京中居住,先时也曾见过你,那时你小,只怕都不记得了。”
继仁听说,走上前跪下,重新行过礼。
臣元扶住,笑道:“哥儿如今这么大了,可是我说的,走在路上也不认得。”
知观笑道:“他痴长这些岁月,其实没有一点长进,只知道整日胡混玩耍,时常把我气个半死。”
臣元笑道:“他少年人家,正是贪玩的时候儿,偶有一点半点错处也不是什么大事,兄也不可过分的拘束了他。先年有一位乡绅,怕儿子跟人学坏,整日把他拘在家中念书,后来出来走动,被人把个家产骗个磬净,落得个讨吃的下场。可见子弟不可过于约束了,不谙世事,将来吃亏。世侄聪慧伶俐,又有兄在旁指点,还有什么不成的。”
知观与臣元又说了一会儿话,惦记着那二千银子的事,送走了臣元,自回后院来。继仁心中也装着事,见父亲去了后院儿,也一溜烟儿回了自己院中。
许奶奶劝了江奶奶好一阵,才回到上房,椅子还没有坐热,见知观进来,问道:“你怎么这时候进来。”
知观将丫头屏退,走到许奶奶身边坐下,将在前头与臣元的话细细说了一遍,许奶奶说道:“此话当真?”
知观说道:“真的不能再真,你速与我拿出二千银子来,等他起身时候,我着许住带了银子与他一同起身。”
许奶奶说道:“银子倒是容易,但不知他几时动身。”
知观说道:“看看到了腊月,从这里到京城,也有一个月路程,他要赶着年下进京,也只在这两三日间。”
许奶奶说道:“银子的事倒不急,有一件事却是一刻也拖不得。”将下午柳氏与江奶奶大闹一场的事和知观细细说了一回,说道:“我劝了好一歇子才将江奶奶劝好,虽不说明日要走的话了,亲戚之间闹这么一场,又是咱们这样的人家儿,叫人家笑话。”
知观怒道:“这个贱人着实的可恶,那日我打了她一巴掌,才过了几日却又不知收敛。说话儿仁哥儿又要去上任,倒不好十分的与她没脸。”
许奶奶说道:“打也打过了还待怎么,依我说,以后凡有客只不要她出门就是了。我前日隐约听见说,她兄弟要娶一个唱的,又不知为何搁下了,闹得那王八几门子的乱窜,在外风风雨雨的乱传,好看也怎的。前日我那等的说你,你也不听,如今上不上下不下,媳妇还没有进门,家里先供下一尊佛。三不知先和江家闹这么一场,连我都还对江奶奶陪着笑脸儿,她张口闭口的儿子长儿子短,待来日仁哥儿上了任,她依仗着亲儿子,还指望她把我放在眼里!”
知观笑道:“你这话就全没道理,她就是十个八个胆子,她也不敢越过你,难道我肯容她如此胡闹不成。既然她如此没有规矩,就依你,以后不叫她出来走动,亲戚问起,只说是病了。她那个兄弟,我也风闻说有这么件事,也不曾闹到咱们脸上,好说他呢。如今仁哥儿的事定了,以后带着媳妇上任,与她也不相干。等忠哥儿媳妇进了门,那时再慢慢打发她去庆林旧宅子里住吧。”
许奶奶说道:“你说这就是糊涂话,她一个妾,放在老宅子里,无人看管,不是赶着惹是非么,她也未必肯去。”
知观说道:“我自有主张,去不去也由不得她了。”
知观惦记前面的事,匆匆说了几句,依旧往前头处理公务。许奶娘将青黛、紫苏叫到里面,在里头秤出来二千银子,在箱子里摆放停当。又拿出五百银子放在小匣子里,另又预备了二十多封共二百银子,都一并摆放在一起,等晚间知观下了衙,与他亲看过了。
又过了三五日,臣元要去,知观也不强留,晚间预备了一桌酒席,着继仁继忠二兄弟,并继仁的师父温先生、继忠的师父鲁先生陪坐,吃到起更时候儿才散。当晚知观将许住叫到前头房里,如此这般吩咐了一回。又将那一匣十个五十两的元宝送与臣元,另二十封散碎银子叫许住来往赏人使用,又令给了许住一百五十两银子,来往路上盘搅使用。第二日五更起来,伺候吃了饭,知观不能离衙,只送臣元到衙门口就回了。继仁继忠两兄弟代父送行,只送到城外五十里方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