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好衣服回去,春芽把衣服晾草棚外横搭的长棍上,还没晾好,粗糙简陋的围栏外突然来了个人,手里提着个大包裹。
“春芽。”
春芽看去,惊喜道:“嬷嬷,您怎么来了?”
忙把手上活计放下,跑去开门。
花嬷嬷连连道:“慢点,慢点,怀着孩子呢。”
门一开,面对面站着,两人眼眶都有些发红。
花嬷嬷嗔怪道:“都是当娘的人了,做事还是这么毛毛躁躁。”
春芽把人迎进院,闻言有些不好意思。
花嬷嬷见状便笑道:“看来你这出府是出对了,看着鲜活不少,就是有些瘦了,可是川小子克扣你吃食了?”
春芽忙道:“没有,没有,当家的对我挺好的。就是这一下子离了府里,嚼用都得靠自己,心里多少有点没底,只好省着点过日子。不过嬷嬷放心,我不会饿着自己和孩子的,只是吃食上肯定是比不上府里的。”
花嬷嬷进院就过去帮忙把衣服晾上,春芽执拗不过,帮她把包裹放一边,再一起忙完。
接着春芽赶紧把人往屋里请,拿粗瓷碗倒了杯凉白开,有些局促道:“家里没茶,嬷嬷凑活解解渴。”
花嬷嬷不高兴道:“又不是外人,哪里要这么客套。”
她四下打量,屋里陈设几眼就看完了。家具就一张床和一张案几,还有一口木箱,其他诸如粮食、麻绳、刀具等家当塞在有限的空间里,显得很是逼仄。
花嬷嬷叹道:“苦了你了,怎么住得这么差,衙门不是说会有帮扶的吗?”
里头暂且不提,有个睡觉地方就行。只是这窝棚她在外头瞧着,眼下开春还勉强凑活,雨季肯定是撑不住的。到时大雨一下,漏水是肯定的,就怕给下垮了。
春芽解释道:“有帮扶的,这屋子就是衙门分配给我们暂住的,等农忙一过,大伙清闲下来就会修建新房,到时候就能换地方了。那标准房我看过,宽敞结实着呢。”
不想花嬷嬷替自己担心,春芽转移话题道:“我记着今天不是您轮休来着,我还想着等您休假那天回府看您,不想您先过来了。对了,嬷嬷是怎么找到这的?”
她从府里出来也才近一个月,还在适应当中。
提起轮休,花嬷嬷就笑道:“你忘啦,劳务短契上可是清楚写着每半旬必须安排佣人休一天假,如今我每月少说能休个三四天了。”
春芽一拍额头:“还真给忘了,不过府里竟也肯放?”
之前放契那会府里的主子可是没少摔打怒骂,她们那阵都过得战战兢兢的。好在自告令下达之日起,就不容再有奴婢买卖之事,不然府里没准真会提前把她们发卖了。
利益和权势面前,他们这些奴婢总是最先被牺牲的。
“衙门再三派人上门核实,哪敢不给我们放。”
花嬷嬷轻笑带过,又道:“至于怎么找到这还不简单,去衙门问一下就知道了,然后一路打听过来。”
“嬷嬷费心了。”这般少不得一番打点。
花嬷嬷见她神色就知道她在想什么,摇头道:“也没费什么功夫,现在衙门跟以前不同了。以前路过都得交钱保平安,这回过去,我硬塞好处那些衙役都不要。”
“听说现在小吏的差银高得很,做得好的话,也是能当官的。有机会的话,不妨让小川去试试。我见衙门外张贴告示,连游手好闲的浪荡子都收,没准小川能成,也就不用辛苦种地了。”
“说起种地,这里的门道可也不少,小川学得怎么样了?可还能行?”
春芽有些心疼道:“还在公田里学呢,当家的说,指导他的师傅是个好心人,对他多有照顾,也不藏私,他也干得踏实。”
就是太苦太累了些,初时当家的都直不起腰。只是这个就不用跟嬷嬷说了,省得劳她挂心。
“那就好,把田里的活理清,起码有口吃的,日子就能过下去。”
“我和当家的也是这么想的。”
两人在屋里聊了半晌,花嬷嬷了解他们日子过得踏实,也就放心不少,起身要走。
她从大包裹里提了袋糕点出来:“我再去你翠婶家坐坐,也有好些日子没见她了。平日里你要有什么不方便的,别不好意思张嘴,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又是一个府里出来的,只要记好人情往来就行。”
听着她循循教导,春芽恍惚回到了小时候,那时她刚进府里,什么都不懂,嬷嬷就是这般照顾她的,一时泪如雨下。
“我舍不得您,嬷嬷,要不您也离府吧,搬来和我们住……”
花嬷嬷眼眶也有些湿润,闻言又好笑道:“净说孩子话,好了,别哭了,哭多了对孩子不好。”
她又何尝不想过来搭一把手,只是她得给他们留条后路。以后他们日子要是过不下去,她在府里还能帮衬一二。
情同母女的两人又缓了好一会儿,这才收拾好情绪。
春芽把人送出门:“那包裹您一会记得过来拿?”
花嬷嬷愣住,反应过来后笑道:“都是给你带的。”
“不是帮府里人采买的吗?”她们休假出来,经常会帮人代买些东西回去。
“行了,回去吧,不用送了。”
“不是,您怎么带了这么多,上回出府您就帮衬……”
不等她说完,花嬷嬷摆手走了,去了隔壁窝棚。
春芽跺脚回屋查看起来,包裹里有半匹绸布、几件孩子的小衣、一些针头线脑、一大一小两双布鞋、三袋糕点,还有一袋子钱币。
春芽边看边哭,好不容易止住的情绪又涌了起来。
“春芽姐,在家吗?”门外传来二丫的叫喊。
二丫其实早前来过,只是听见屋里有说话声,知道春芽姐家里来了客人,就又回去了。
刚眼瞅着客人走了,这才再次上门。
春芽擦了把脸,调整好情绪去迎。
见她眼睛红红的,二丫不好多问,说起其他话题:“一会儿忙完,春芽姐我们一起去挖野菜吧,我弟今早发现了个好地方,长了一大片,够我们挖好几天了。”
春芽勉强笑笑:“那就麻烦你了。”
又聊了几句家常,二丫没再多话,两人安安静静做起针线活,只春芽不时往外张望。
好不容易见花嬷嬷出来,春芽让二丫屋里待着,她拿起个小包裹就跑了出去。
“这些是我给您纳的两双鞋底,和一些帕子、荷包,东西不多,府里您打点用得上。”
花嬷嬷也不推辞:“行了,你回去吧,我也该回府了。”
尽管不舍,但也不好耽误嬷嬷时辰,便只好看着她远去。
走远,花嬷嬷擦了把脸上的泪痕。
春芽直到看不见人影这才回屋,二丫这会倒也不用避讳了,就问来人是谁。
春芽简单说了下,然后两人继续忙活针线活。
不一会儿,春桃也拿着针线活过来了,她手艺不比春芽,只能给家里人缝补衣服。她过来也没多聊府里的事,而是唠些家常,不时调笑几句。
绣活很是费时,春芽帕子才绣了一角,太阳就西斜了。
三人收拾了一番,一起去挖野菜。
野菜春芽还是认识的,二丫带她们到地方,各自就采挖起来。这片地方不仅野菜多,还很鲜嫩,都不用怎么挑,三人没多久就盛满了篮子。
回了家,春芽开始做晚饭。
只是晚饭做好有一会儿,都不见当家的回来,不由有些着急。
正迟疑着要不要出门去找,就听见院外熟悉声音喊道:“我回来了。”
春芽抱怨道:“今儿个怎么这么晚?”
李川拎着两条鲫鱼炫耀:“你瞧这是什么。”
“哪里来的?”
“我让师傅带我捞的,明儿个煮了给你补补,这些时日你都瘦了。”
“你不也是。”
用木盆把鱼安放好,洗手回屋吃饭,见到桌上有糕点,就打趣道:“今儿个怎么舍得买糕点了,可是有什么喜事?”
之前他买过一回,想着让她多少能垫下肚子,结果被数落了一通。
春芽白了他一眼道:“不是我买的,是嬷嬷买的。”
李川诧异道:“嬷嬷过来了?不是还有好些时日才该她轮休吗?”
春芽就简单把情况说了下,又提起衙门招衙役一事:“要不你去试试?”
她不想丈夫每天这么劳累,当了小吏,地里活计可以请人干。
李川摇头:“我这才上手,等忙完春耕再说吧。”
他不是个喜欢钻营的,官吏虽好,但他更乐意当个脚踏实地的农夫,只是这话不好跟妻子说。
春芽点头,又说起嬷嬷给拿了好些东西。
李川感慨道:“嬷嬷对咱家,和做娘的,也不差了。”
事实如此,差的只是个名分。早前春芽想认干娘来着,府里不少人都这么做,但嬷嬷拒绝了。
说情分是处出来的,不是认出来的。
春芽一开始不懂,还以为是自己笨被嫌弃,偷偷伤心了好久。后来才想明白,是嬷嬷不想以干娘的名分压着自己。
认了干娘,头上就多了个人。不仅礼节要做到位,就是月银和婚事都能被做主。
嬷嬷虽然没认她当干女儿,但也没少关照她。
春芽就试探道:“那等嬷嬷老了,我们就把她接家里孝顺。”
李川没意见:“这是应该的,要是可以,等房子下来,嬷嬷能来就更好了。”
家里有个老人持家,他更放心。
春芽当即笑道:“嬷嬷的性子你又不是不知道,轻易劝不动。”
离府前就再三请过了,她都没答应。
吃过晚饭,趁着天色还分明,李川到院里把柴火劈出来。
春芽收拾碗筷,又烧了点热水,一会好擦拭身子,也有好几天没洗澡了,顺带给当家的泡泡脚。
家里事情琐碎,做起来却也忙个不停。
直到天彻底黑透,两人这才躺床上休息。
“春桃家说要抓些小鸡来养,我也要了十只,等养大了,咱家就有鸡子吃了。”
“怎么要这么多?”
“我听人说小鸡不容易长大,就想着头一回,备多一点。”
“那你看着来,有什么重活等我忙完地里的活回来干。”
“等标准房下来,我打算再养两头猪,最近肉价涨了不少,养好了也是一笔不小的进项。”
“这你就别想了,猪哪是那么好养的,还要照看孩子呢。”
“倒也是,那就等孩子长大些再说。”
怀揣着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夫妻俩渐渐进入了梦乡。